近年藥廠陸續吹起合併聯盟風氣,改變經營策略,最成功以併購學名藥製造廠,例2008年法國廠Sanofi-Aventis併購捷克學名藥廠Zentiva的成功經驗;或成立學名藥子公司延續專利藥品結束後之學名藥市場,例如Novartis下的Sandoz公司。目前全球十大學名藥廠佔市場值的47%,其中最大廠Teva佔11%,其次Sandoz佔9%,第三為Mylan佔8%。

為鼓勵國家產業發展,並鑑於原開發藥專利到期(見附表),依IMS預估到2012年將有1390億美元學名藥市場,各國政府紛紛立法制定相關法令,這對於缺乏資金來源的學名藥製造廠,或者原開發廠雙方面而言,是個一拍極合的好機會。
在美國,每年藥品支出中,原廠藥品銷售額雖為學名藥的4.5倍,但是學名藥品占處方藥中的63%,而且每年超過十億次的處方。根據1998年由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所完成的報告指出,使用學名藥每年可節省醫療支出達80-100億美元。另外IMS Health資料亦指出,在2006年美國學名藥市場就成長了22.3%。在歐洲學名藥市場,前十名藥物可以降低20-48%的藥費支出。以加拿大為例,學名藥的使用每年為加拿大節省約12億加幣的支出。
表一、2009~2011專利到期藥品市場概況
產品 |
適應症 |
上市藥廠 |
2008全球銷售額(單位:億美元) |
2009年專利到期藥品 |
Valtrex |
抗病毒 |
GlaxoSmithKline |
22.2 |
Imitrex/Imigran |
偏頭痛 |
GlaxoSmithKline |
10.6 |
Topamax |
癲癇症 |
Johnson & Johnson |
27.3 |
Cellcept |
抗移植排斥 |
Roche |
19.8 |
AcipHex/Pariet |
胃酸逆流 |
Eisai / J&J |
27.9 |
Prevacid |
胃酸逆流 |
Tap/Takeda/Abbott |
34.2 |
Flomax |
骨質疏鬆症 |
Boehringer Ingelheim |
15.8 |
Adderall XR |
注意力缺乏過動症 |
Shire Pharmaceuticals |
11.0 |
2010年專利到期藥品 |
Taxotere |
癌症 |
Sanofi-Aventis |
29.9 |
Eloxatin |
大腸直腸癌 |
Sanofi-Aventis |
19.9 |
Arimidex |
乳癌 |
AstraZeneca |
18.6 |
Cozaar |
高血壓 |
Merck & Co |
35.6 |
Gemzer |
癌症 |
Eli Lilly |
17.2 |
Effexor XR |
憂鬱症 |
Wyeth |
39.3 |
Protonix |
胃食道逆流 |
Wyeth /Nycomed |
27.4 |
Aricept |
阿茲海默症 |
Eisai / Pfizer |
35.9 |
Advair/Seretide |
氣喘 |
GlaxoSmithKline |
76.7 |
2011年專利到期藥品 |
Lipitor |
降膽固醇 |
Pfizer / Astellas |
133.8 |
Xalatan/Xalacom |
青光眼 |
Pfizer |
17.5 |
Plavix/Iscover |
血栓 |
Sanofi-Aventis/ BMS |
94.6 |
Avapro/Aprovel |
高血壓 |
Sanofi-Aventis/ BMS |
29.3 |
Seroquel |
精神分裂症 |
AstraZeneca/ Astellas |
46.7 |
Levaquin |
細菌感染 |
J&J / Daiichi Sankyo |
27.2 |
Zyprexa |
精神分裂症 |
Eli Lilly |
47.0 |
Kogenate |
血友病 |
Bayer Schering |
12.5 |
Actos |
第二型糖尿病 |
Takeda / Eli Lilly |
42.9 |
資料來源:2009醫藥產業年鑑
近幾年在台灣,為控制健保藥費,健保局採取學名藥策略運用,因此台灣學名藥市場快速成長,年均成長率達4.8% 。從2006年的資料看來,學名藥市場已達到新台幣450億,預期將持續成長。
分析學名藥市場成長快速,與以下幾點因素有關,包括:
- (1)醫療保險降低醫療成本
- (2)專利藥品到期
- (3)大量人口老化
- (4)藥費給付保障措施
- (5)原料藥廠爭取利潤而開發生產
看似前途無限的學名藥榮景,其實發展背後仍存在隱憂。以加拿大為例,一旦原廠藥專利過期,雖然其他藥廠可以製造低價位的學名藥來取代。但在1993 年加拿大通過的專利法案(Bill C-97)中,設立了特別法庭審理有關新學名藥上市時間,法規規定如果原廠藥提起訴訟,新學名藥在2年內就不准上市,甚至長時間內也不舉辦任何聽證會。即使出口的學名藥在出口國無專利傘保護,仍受限於加拿大專利法規定,使得有意開展國外市場的學名藥廠,陸續將製造產業轉移至其他地區以規避法案。而這個出口限制,也造成無法將這些低價學名藥,供應給需求甚高的第三世界。
環觀全球在學名藥發展形勢上,因為政策制定牛步化,繁瑣藥品審核過程與時間延宕,以及開發中國家低價傾銷策略等等不利因素,多數國家不但阻礙了國內學名藥市場的發展,也間接造成就業機會外移,降低出口投資的意願。
至於台灣,因學名藥短期快速獲利效應,且國內以製造學名藥為主,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已造成各藥廠嚴重價格競爭,甚至削價販賣藥品,就為配合健保制度下醫療行為的利益分配。以降血壓暢銷藥品Norvasc為例,自2006年藥品專利到期後,衛生署已核准35張許可證,健保給付其中20項藥品(資料來源:中央健保局、行政院衛生署)。因此即使制訂相關法案促進國內製藥產業發展,只是法案的內容及配套措施,尚需進行全面性考量,避免片面性的利益分配,否則顧此失彼,造成更嚴重的惡性競爭。或許這正是目前國內學名藥市場看似樂觀卻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求國際化接軌並突破健保給付困境,國內藥廠已藉通過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IC/S GMP,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nvention and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認證,將可降低醫藥品在國際貿易及流通上所面臨的非關稅貿易障礙,亦即未來學名藥國際化將是一項契機。放眼未來學名藥,應朝創新、優質、同效、快速與精準特性發展,迅速取得國際化市場商機。
(1658字;圖1;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