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經濟部技術處
發佈日期:2006/01/04
在區域經濟整合風潮下,東南亞地區正緊密進行經貿整合,除在東協自由易區(AFTA)內部自由化加速進行外,同時亦以多重管道方式與鄰近國家締結自由貿易協定,如預訂於2010年東協—中國大陸自由貿易區(ACFTA)將成形,此將是全球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另2005年12月第11屆東協高峰會議期間東協與韓國簽訂了「東協—韓國經濟合作架構協定」預訂於2010年以前撤銷90%的商品關稅。
圖一、「東協加一」、「東協加三」逐漸成形,避免經濟邊緣化之因應措施
在各國陸續簽訂FTA之際,台灣也在尋求參與FTA的機會,以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增加貿易利益、減少其他FTA所造成的貿易轉移效果,但在爭取與他國簽署區域貿易協定時,卻因非經濟因素的干擾而阻力重重,為避免因在國際經濟整合活動中缺席,本局已採取下列因應策略,以降低遭受到被邊緣化的衝擊:
一、積極參與WTO促成貿易全球化、自由化︰
(一)我國經濟是以外貿為導向,全球經貿環境越自由對我經貿發展越是有利,今日國際經貿環境全球化之趨勢日益明顯,因此推動全球貿易之自由化,仍應是我參與國際經貿舞台之首要工作,我國將積極參與WTO多邊貿易新回合談判,在全球化架構下與WTO會員共同推動貿易自由化,尋求與我利益相同國家結合,有效爭取我國經貿之利益,尤其現階段我對外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不易的情況下,關稅愈低、區域貿易協定關稅稅率與WTO最惠國待遇之稅率差距愈小,對我業者衝擊就較輕微。
(二)WTO杜哈回合特別針對RTAs議題加以檢討,以期訂定更嚴謹的規範,主要議題包括RTAs之範圍、絕大部分貿易、主要部門之定義、如何加強RTAs之透明性及RTAs審查機制之檢討等,我國將更積極參與該議題之談判,以期降低RTAs對我國之衝擊。
二、積極參與APEC區域整合活動,推動開放性區域整合議題:
隨著RTAs/FTAs越來越普及,自由化的範圍越來越廣, 2004年APEC會議由企業諮詢委員會(ABAC)曾提出「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提案,後因時機尚未成熟,僅作可行性研究,ABAC另主張RTAs/FTAs應更透明化,於2004年年度部長會議通過「FTA最佳範例(FTA Best Practice)」作為會員體洽簽RTAs/FTAs的參考模式;其中強調應符合WTO規範、透明化及開放各國加入。
三、推動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
(一)貿易發展是台灣經濟賴以生存的命脈,雖然加入WTO是台灣走向全球化往外擴展的一大步,然而面對著他國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對非會員的不利影響,台灣有必要在跨入WTO大門後,順應時勢加速推動與各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確保長期的經濟合作及與各國經貿往來的實質關係。
(二)截至目前為止,除台巴(巴拿馬)FTA完成簽署並實施外,與瓜地馬拉已簽署完成FTA諮商聯合公報,正俟雙邊國會審議,將於本(2006)年1月正式實施;與尼加拉瓜已完成諮商預訂將於本年年初簽署FTA;另與宏都拉斯、薩爾瓦多等邦交國正進行洽商中,另我國並持續推動與主要貿易夥伴進行洽簽FTA之計畫,希望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活動中扮演更活躍的角色。
四、提升台灣產業技術優勢:
不管是否簽署FTA,產業本身之競爭力強弱才是角逐全球市場的重要因素,倘競爭力不強,與他國洽簽FTA,不僅無法進入他國市場,反而會使自己市場洞開。因此,本部亦一直積極朝改善投資環境,提升產業競爭力之方向努力。
五、持續協助廠商東南亞布局:
經濟部已針對個別國家篩選重點產業推動與東南亞各國之貿易與投資,並擬訂國家別之行動計畫及拓銷措施,廣為宣導,以逐步落實雙邊產業合作之目標。
2005年9月8日與越南簽署「台越貿易協定」與「越南WTO入會台越雙邊協議」,「標準化、度量衡及符合性評估備忘錄」等三項協議,有助於台商開拓越南市場,亦為我國拓展東協據點重大突破。(1527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