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經濟部秘書室
發佈日期:2007/01/28
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遷,中小企業亟需吸收外部資訊及結合更多業者經驗,開拓經營格局,以提升競爭力。經濟部因此積極透過合作交流會、實質合作及地方特色產業等輔導措施,希望將區域內相關產業業者透過垂直與水平整合,發揮整體力量,共同開創客源、共享商機。經濟部表示,繼95年首次推動5件實質合作輔導案後,今年並將再繼續推動1件新實質合作輔導案。
經濟部表示,該部自民國86年施行實質合作輔導至今,旨在營造中小企業間的互助合作環境,並結合資訊科技新知,透過迅捷的情報交流與知識交流,以因應多變的經營環境。以去(95)年辦互助合作輔導計畫為例,在各輔導團隊努力下,強化了輔導廠商間合作契機與盈餘;該年度共執行48個合作交流會、5個實質合作案,總計參加互助合作輔導的合作廠商達1756家,具有良好的輔導成果。
地方產業經濟發展穩固,將能創造就業機會、充裕地方財源,因此,地方產業的發展攸關地方經濟基礎的奠定與人文風格的形成,同時與社會結構的健全發展息息相關,經濟部以促進產業均衡發展為政策目標,在『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劃(2007-2009)產業發展套案』中也規劃「協助弱勢產業」、「輔導地方型產業」、「輔導中小企業」等施政計畫。
針對「輔導地方型產業」將致力於發展具特色之一鄉鎮一特產(OTOP),透過已輔導之111處(點)地方特色產業進行點線面串聯,同時在未來3年內將新增15處地方特色產業,並結合我國今年舉辦之APEC地方特色網路博覽會暨市場發展論壇,促進國際行銷,增加地方產值10億元並帶動就業5,400人。 我國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小、加上多為單打獨鬥的情形,因此協助產業間進行合作,共同提升競爭力、共同成長實有其必要,未來除將透過整合政府資源,共同投入改善基礎環境,厚植產業發展條件外,並鼓勵民間投資開發意願,再造中小企業榮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