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中國商業航太公司提交1萬顆衛星星座計畫 引發低軌道壅擠擔憂

瀏覽次數:3166|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黃松勳 發表於 2024年6月6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中國商業航太公司提交1萬顆衛星星座計畫 引發低軌道壅擠擔憂

在全球太空科技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中國一家與火箭製造商上海藍箭鴻擎科技公司最近向國際電信聯盟(ITU)提交了一項重磅計劃,有關方案揭露了他們計畫在未來發射由10,000顆衛星組成的「鴻鵠3號」的巨型星座系統。
 
根據文件顯示,該計劃的規模龐大,預計將在160個軌道平面部署總計10,000顆衛星,規模僅次於美國SpaceX正在建立的4.2萬顆星鏈計劃。此舉再次引發了太空產業界對於低地軌道空間日益擁擠、衛星相撞風險增加以及太空碎片污染等問題的廣泛討論。
 
事實上,這已經是中國第三個超過10,000顆衛星巨型星座計劃。早在2021年,中國政府便批准了「國網(12,992顆衛星)」和「G60星鏈(12,000顆衛星)」兩個大型商業星座計畫,預計首批衛星將於今年內發射升空。與此同時,SpaceX公司作為當前最大的營運商,已經在低軌道部署了5,000多顆衛星。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數年內,低軌道區域的擁擠程度將進一步加劇。
 
對於中國積極推動太空大規模商業化發展的舉措,專家們存在不同看法。支持者認為,這將有助於推動中國太空技術的創新發展,提高產業競爭力,同時為未來廣泛衛星網路應用奠定基礎。但也有專家擔憂,如果缺乏有效的國際協調合作,低軌道區域的過度擁擠,將增加太空飛行器相撞的風險,並產生大量太空碎片,危及太空活動的永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太空事業,視之為建設綜合國力的重要一環。近年來,中國不僅在載人太空、探月工程等傳統領域取得長足進步,在商業航天領域亦是快速發展。除了藍箭航天(Landspace)火箭公司外,還陸續出現許多小型火箭新創公司,如天兵科技(Space Pioneer)、星河動力(Galactic Energy)和星際榮耀(i-Space)等太空火箭公司。這些公司有望成為未來中國星鏈網絡建設的重要力量。
 
面對低軌道日益擁擠的問題,國際社會呼籲加強監管和協調。聯合國外太空委員會曾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制定新的太空碎片緩解準則、加強數據共享、探索主動碎片清除等。但由於利益攸關重大,各方在具體細節上存在分歧,制定有約束力的國際法規仍任重道遠。專家也呼籲,各國應本着共同維護太空永續發展的原則,在低軌道利用、碎片管控等問題上達成共識。
 
針對日漸增長的發射需求,中國已著手在海南島文昌擴建太空基礎設施,作為新的商業太空發射場,以緩解目前發射場壅塞的局面。與此同時,在衛星製造方面,藍箭航天等公司也在加緊建設新的衛星生產基地,以滿足未來大規模部署的需求。可以預見,未來數年,中國的太空設施建設步伐將進一步加速。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的星鏈計劃不僅牽涉到商業利益,更代表了其國家在太空領域綜合實力提升的戰略考量。根據消息指稱,中國正在推動一個整合衛星通訊、遙測、導航等多種功能的《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SGIIN)》國家計畫。未來,中國有可能在低軌道部署具有多種用途的衛星群,為軍民兩用提供有力支撐。這無疑將給地緣政治格局帶來新的變數。(1114字;圖1)
 
 
參考資料:
Chinese firm files plans for 10,000-satellite constellation. Space News, 2024/05/27.
China Firm Files Plans For 10,000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The Launch Pad News, 2024/05/29.
藍箭鴻擎科技提交“鴻鵠三號”衛星星座申請?知情人士:屬實。鳳凰網2024/05/28
China's moves into mega satellite constellations could add to space debris problem. DCD, 2021/04/20.



相關文章:
1. 美歐深化火星探測合作 助力歐洲ExoMars漫遊車任務
2. 各國利用太空技術來加速數位能力的發展
3. 中國積極發展太空燃料補給技術 挑戰美國太空優勢
4. 日本投入1兆日圓設立太空戰略基金,助力太空產業發展
5. 民間太空站Starlab將於2030年前搭乘SpaceX Starship進入太空軌道 
6. Blue Origin發布Blue Ring多用途太空飛行器,可為太空活動提供廣泛服務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