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智慧財產局
發佈日期:2006/12/2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為提昇專利審查品質及透明度,自96年1月1日起,推動於「審查意見通知函」或「核准審定書」檢附「專利申請案檢索報告」之新措施,藉由相關前案檢索資訊透明化,將會督促審查人員更完整檢索前案資料、審慎比對引用文獻與申請案相關性及嚴謹判斷申請案之可專利性。專利申請人亦將可獲取完整且明確審查引證資訊,得以早日判斷申請案之可專利性或因應後續審查之需求,以提昇專利審查品質,建構優質的智慧財產權環境。
智慧局表示,「專利申請案檢索報告」主要係呈現請求項與引用文獻相關段落處,關於新穎性或進步性關聯性之比對紀錄。審查人員將檢索取得引用文獻之相關段落處所揭示技術內容與申請案請求項技術特徵比對後,依其相關聯程度與引用文獻類型,相對於申請案請求項給予【X、Y、A、D、E、O、P、L】等不同關連性代碼,其中代碼【X、Y】係表示關於請求項是否具新穎性、進步性之特別相關文獻,【A】係表示僅為一般技術水平之參考文獻,代碼【D、E、O、P、L】則係分別表示為說明書記載、申請在先公開/公告在後、公開使用、申請日與優先權日間公開及其他理由引用等類型之引用文獻。
另外,實務上專利案件經智慧局審查後函寄申請人有「核駁理由先行通知書」及「補充、修正通知函」兩種函稿,但對照先進國家如歐洲專利局之「First Communication」、美國專利局之「Office Action」,均只有一種名稱,智慧局為理順審查作業,將「核駁理由先行通知書」及「補充、修正通知函」簡併為「審查意見通知函」,以提昇便民服務品質。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自93年7月1日起,即落實辦理發明專利逐項審查、擴大辦理面詢及核駁理由先行通知等措施,實施以來,經95年問卷調查,發明案採初審核駁理由先行通知滿意度高達82.96,顯見整體施政措施,深受外界期待與肯定。96年起智慧局將推動之「專利申請案檢索報告」新措施,除適用發明專利外,新式樣專利亦同步配合推動;至於新型專利因自93年7月1日改為形式審查,公告後任何人得申請「新型專利技術報告」,將不採行此新措施。另外,至95年底尚在審查中之專利申請案,若曾接獲核駁理由先行通知書者,亦將不再製作檢索報告。智慧局期待更用心的服務及更高的審查品質,以開創政府及申請人雙贏之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