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半導體生產重鎮的翻轉 南科超越竹科且甩開中科

瀏覽次數:2708|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劉佩真 發表於 2023年7月3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半導體生產重鎮的翻轉 南科超越竹科且甩開中科
 
即便面臨半導體業景氣修正的態勢,2023年以來國內三大科學園區依舊以積體電路為營業額主要的貢獻者,以1~4月的統計數據可知,加總三大科學園區積體電路的比重達到77.81%,遠高於光電的10.01%、電腦及周邊的5.04%、精密機械的3.12%、通訊的2.39%、生物技術的1.11%、其他0.52%,甚至其中積體電路在竹科、中科、南科各佔整體園區的比重分別高達69.12%、83.30%、82.52%,企業家數各有193家、15家、38家,代表三大科學園區中半導體業皆扮演著關鍵的重要地位。
 
過去竹科為國內半導體最重要的生產聚落,但2022~2023年前4月南科已超越竹科成為第一大重鎮,其次則依序為竹科、中科
2022年~2023年前4月國內半導體業營業額在三大科學園區的分布上已出現重大變革,也就是南科營業額已超越竹科躍居為我國半導體業生產第一大重鎮,2023年1~4月比重高達40.72%,主要是來自於台積電5奈米製程及3奈米開始於2022年12月開始量產的挹注,其次依序為竹科的32.52%、中科的26.76%,顯然半導體業在國內的晶圓廠基地重心已有轉向以南部地區為主的趨勢,一改過去竹科為國內半導體最重要生產聚落的狀態,畢竟先前竹科具備的發展特性包括上中下游供應鏈完整,並以IC設計及製造為主、基礎建設完善,鄰近清華、交大、工研院等地理優勢,培育科技人才,以及周邊具有國家實驗研究院,包含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家太空中心、晶片系統設計中心、奈米元件實驗室、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同時產、學、研的合作非常密切。
 
台積電Fab22彈性調整轉進先進製程,將有利於高雄地區半導體生產聚落生態系的建立
台積電法說會中說明高雄廠將會彈性調整,把28奈米轉為先進製程,甚至市場傳出有可能導入2奈米製程,此更加深台灣為高階製程生產重鎮的優勢,而相信台積電此決定,主要是考量日本熊本廠的28/22奈米、16/12奈米即將於2024年量產,加上未來即有可能赴德國設置成熟/特殊製程的廠房,因而順勢將高雄廠的量產製程作新的規劃。事實上,南部半導體S廊帶、亞洲5G AIOT創新園區、高雄亞灣2.0計畫持續驅動南部半導體產業聚落由南科延伸至高雄地區,晶圓代工、設備與材料、系統廠陸續進駐高雄並擴大投資;且除了吸引本土企業之外,國際半導體相關產業鏈也將陸續進駐高雄深耕,顯然均有機會從製造、材料、零組件、設備等層面逐步壯大高雄半導體產業聚落生態鏈的建立。
 
未來三大科學園區針對半導體業各有其發展的課題,持續健全廠商對其軟硬體各項的需求,方能讓台灣半導體業的群聚效應發揮至極致
以目前國內三大科學園區對於半導體業的發展,各有其課題需留意,首先在竹科方面,因土地規模較小,土地取得較為困難,顯然未來廠商營業規模擴充將有限,故可推動土地再生計畫,針對廠商外移、廠房閒置部分予以規畫再利用,容納更多廠商;而中科方面,可積極招商並提供相關優惠措施,使中科產業鏈更加完整,同時持續推動半導體產業群聚與周邊相關產、學、研鏈結的整合;至於南科部分,除了加速建構高階IC技術需求之配電、供水、生活環境等軟硬體設施,更可推動群聚、進行周邊相關產、學、研鏈結整合。(1189個字;圖1)


作者資訊:
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參考資料:
半導體產業領頭衝,南科台南園區擴建添助力。中央社,2023/01/29。
南科2022年營業額達1兆4,833.74億元 成長35.48%。今傳媒,2023/03/13。
科學園區統計資料庫。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2023/06/05。
台積電不撤高雄廠 計畫改為先進製程。時報資訊,2023/04/21。
台積電急轉彎!魏哲家首吐高雄廠規劃 2大盤算曝光。中國時報,2023/04/21。


相關文章:
1. 荷蘭為推動光子晶片發展,提供 SMART Photonics六千萬歐元資金
2. IDC:2022年全球半導體封測產業規模成長5.1%,先進封裝需求帶動下預期2024將重回成長
3. 氮化鎵如何在採用圖騰柱 PFC 的電源設計中達到高效率
4. 從台積電業績展望來探究下半年半導體業景氣的概貌
5. 從台積電財報得知,即使火爆AI晶片也無法挽救2023年半導體的不景氣
6. 汽車半導體缺貨警報已經逐步解除,接下來汽車廠商尋求半導體合作是戰略手段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