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2020年終端消費者在穿戴式裝置支出成長率達27%,刺激廠商加入戰局

瀏覽次數:8387|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Gloria 發表於 2019年11月4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Gartner:2020年終端消費者在穿戴式裝置支出成長率將達27%

根據Gartner的最新預測,到2020年,全球終端用戶在穿戴式裝置上的支出將達到515.45億美元,比起2019年的405.81億美元成長幅度達27%。其中,消費者將在智慧手錶和智慧服裝上花費最多,分別成長34%和52%

目前趨勢已經顯示出,愈來愈多用戶進入智慧手錶領域,且以購買智慧手錶來取代健身手環或腕帶。主要原因在於智慧手錶的平均零售價格逐步下滑中。雖然品牌領導商蘋果和三星的智慧手錶以高價來區隔市場定位,但是小米和華為等則以低成本智慧手錶進入該市場。Gartner預估,智慧手錶的平均零售價格將在2020年至2021年之間下降4.5%。

Gartner預計2020年智慧手錶和耳戴式裝置的出貨量將處於領先地位,分別達到8600萬台與7000萬台的水準。也因為智慧手錶未來值得投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於2019年11月初決定以大約21億美元的價值收購Fitbit,強化其在穿戴式裝置領域的競爭力。這一項併購預期將為美國智慧手錶市場帶來足以與蘋果手錶相抗衡的爭競對手。

至於,在爭競激烈的耳戴式裝置市場中,除了蘋果的AirPods之外,三星的Galaxy Buds、小米的AirDots和Bose的SoundSport以及新進入的亞馬遜都將在這一市場中找到合適的市場空間與規模。其他競爭對手,例如Nuheara、微軟和Starkey也正提供有吸引力的特殊產品,期望能夠刺激需求,例如:增強聽力和非處方籤的聽力增強裝置。

這幾年以來,無論是感測器精度的提高,微型化的發展以及更良好的用戶數據保護都讓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願意購買穿戴式裝置。至於硬體廠商則是專注於體積更小,更智慧化的感測器,進而讓穿戴式裝置內建的感測器能夠獲得更準確的讀數,讓更多使用範例不斷出現。

微型化也將大大有利於智慧服裝的發展。隨著微型化技術不斷進步,廠商可將追踪睡眠或醫療感測器整合到使用者幾乎看不見的穿戴式裝置之中。因此,Gartner預測,到2023年,隨著微型化技術更加進步,會有將近十分之一的穿戴式裝置能整合進相關產品之中而不為使用者察覺。

隨著穿戴式設備公司和生態系統提供商不斷投資保護用戶數據的功能,最終數據安全性和隱私性是穿戴式裝置用戶數量不斷成長的另一個影響因素。尤其是醫療保健領域,對於用戶隱私的關切度就比較高。(704字)

表、2018年至2021年全球穿戴式裝置終端消費支出預估 (單位:百萬美元)
裝置類型 2018 2019 2020 2021
智慧手錶 12,412 17,047 22,803 27,388
頭戴式顯示
耳戴式
運動手錶
智慧手環
智慧織品
總計
5,354
6,780
3,647
3,405
848
32,446
7,183
7,885
4,121
3,194
1,151
40,581
10,609
8,716
4,555
3,115
1,746
51,545
15,501
9,927
4,912
3,055
2,202
62,985
資料來源:Gartner,2019年10月

參考資料:
Gartner Says Global End-User Spending on Wearable Devices to Total $52 Billion in 2020. Gartner,2019/10/30
Google to acquire Fitbit, valuing the smartwatch maker at about $2.1 billion. CNBC,2019/11/1


相關文章:
1.穿戴式裝置市場正走入贏者全拿的局面?
2.穿戴式裝置在耳戴式機種帶動下,於2019年Q1成長55.2%
3.未來穿戴式裝置的模樣,新創公司告訴你
4.智慧手錶市場正逐步擴大,中低階市場崛起
5.從專利來看,穿戴式裝置正往健康醫療臨床方向發展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