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2018年IMD世界競爭力我國排名全球第17名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18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在63個受評比國家,我國排名第17,較上年下降3名。
一、IMD評比說明
IMD世界競爭力評比係分為「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四大類、20中項、256項細項指標,涵蓋統計指標[1]
(hard data)141項及問卷指標(survey data)115項。2018年評比調查時間為今年3月1日至4月15日,本會共發出400份問卷,回收102份,加計IMD自行回收16份,合計問卷回收118份,總回收率不及3成。
二、我國2018年評比表現(詳附表1至附表3)
我國2018年IMD世界競爭力排名四大類中,以「政府效能」表現最佳,居世界第12。分述如後:
(一)經濟表現:由上年第12下滑至第14
「經濟表現」大類排名下滑2名,主要係受到「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排名大幅退步影響;「價格」及「就業」則排名上升。
- 「國內經濟」下滑1名至第28,主要係因2017年固定資本形成實質成長偏低,惟每人GDP(經PPP平減)排名上升。
- 「國際貿易」退步9名至第19,主要係因前五大貿易夥伴出口集中度高,惟我國經常帳餘額占GDP比率排名較佳。
- 「國際投資」退步12名至第41,係因外人直接投資排名落後,企業經理人憂心產業的全球布局調整影響經濟前景。
- 「就業」排名上升1名至第21,主要係就業成長排名改善、長期失業率維持相對較低。
- 「價格」進步2名至第9,反映我國整體物價及油價相對平穩,以及辦公室租金相對他國大幅下滑;惟城市生活成本仍相對較高。
(二)政府效能:由上年第10下滑至第12
「政府效能」類別中,「租稅政策」、「社會架構」排名均進步;「體制架構」、「經商法規」排名退步,而「財政情勢」持平。
- 「財政情勢」保持世界第10名,反映各級政府債務占GDP比率相對他國改善、各級政府支出占GDP比率排名較佳。
- 「租稅政策」進步1名至第4,係因消費稅率、總稅收占GDP比率、個人所得稅有效稅率較他國相對較低。
- 「體制架構」排名大幅滑落7名至第22,反映企業經理人認為政府決策彈性與執行仍有改善空間,惟人均外匯準備我國名列前茅。
- 「經商法規」下滑1名至第30,主要反映吸引外商投資的誘因、外資能自由獲得企業的控制權尚待提升,惟我國開辦企業所需程序名列前茅、政府補貼占GDP的比率相對他國低。
- 「社會架構」進步2名至第22,反映所得分配較為平均(吉尼係數),性別平等指數較他國為佳。
(三)企業效能:由上年第15下滑至第20
中項指標排名均呈退步,尤以「勞動市場」、「行為態度及價值觀」、「經營管理」退步幅度大。
- 「生產力及效率」退步2名至第19,主要係因企業經理人認為勞工生產力及企業效率有待提升,但認同企業擅長運用科技增進生產力。
- 「勞動市場」排名退步12名至第38,反映我國工時縮短、企業環境未能吸引外國高階人才等。
- 「金融」滑落1名至第21,反映銀行法規遵循待強化,但銀行部門資產占GDP比率、股票市場市值占GDP比率則名列前茅。
- 「經營管理」排名退步5名至第9,係因企業社會責任表現尚待強化,但認同企業重視客戶滿意度、具企業家精神,對商機或威脅反應迅速。
- 「行為態度及價值觀」排名退步7名至第23,係因國人對經社改革認同、企業廣納員工價值觀等有待加強,然對外來觀念持開放態度則表現較佳。
(四)基礎建設:由上年第21下滑至第22
「基礎建設」大類中「醫療與環境」及「教育」排名進步,「科學建設」持平,「基本建設」及「技術建設」下滑。
- 「基本建設」下滑9名至第39,凸顯我國人口成長率、企業經理人憂心我國用水取得、能源供給之效率等問題,惟扶養比、道路網絡密度、工業電力成本等表現則相對優異。
- 「技術建設」排名退步3名至第18,反映ICT服務輸出占服務總輸出比例、電信投資占GDP比率等有待強化,而行動寬頻用戶、高科技產品出口等則表現較佳。
- 「科學建設」排名維持第10,其中企業研發支出占GDP比率、研發總支出占GDP比率、知識與技術密集產業附加價值占GDP比率、有效專利數、研發部門研究人員等皆有不錯表現。
- 「醫療與環境」排名進步3名至第33,反映我國環境相關技術表現良好、企業重視永續發展議題。惟再生能源占能源需求比例、醫護支援(平均每位醫生與護士服務人數)則有待努力。
- 「教育」排名進步6名至第19,大致反映我國25-34歲人口中接受大專以上教育比率、PISA評量等表現良好,但是公共教育支出總額占GDP比率、中等教育師生比等仍有改善空間。
即使面對高度競爭的外在環境,政府仍舊堅持改革並務求固本培元,各項包容性成長的作為,雖然無法完全滿足企業主的期待以致影響本次排名,但政府施政係以增進全民福祉為最大的公約數,舉如:本(107)年通過的勞基法修正案,有效保障勞工權益賦予企業經營彈性;另外朝高質及高附加價值方向轉型的觀光產業,則可望為資源有限的臺灣增進生態承受度。
鑒於IMD國家競爭力評比,有時間落差,又我相關弱勢項目目前多已有明顯改善、正在處置或因立場不同造成(如:勞工工時越長評比排名越佳)。此外,針對IMD客觀之統計項目,行政團隊已推出多項改革措施,如:行政院賴院長自去(106)年第4季以來親自主持「加速投臺灣專案會議」,營造友善投資環境,有效解決企業關切的「五缺」問題,各項法規鬆綁效益,相信也將逐步顯現,以確實提升我國競爭力,另屬於與受訪企業者主觀感受有關的調查項目,政府則將積極對外宣傳與溝通,努力使政府施政讓外界有感。
[1]
統計資料以2017年為主,倘若尚無法取得資料,則以先前年度數據代替。
附表1 近5年我國在IMD世界競爭力排名(4大類/20中項)
項 目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17-‘18
變動
|
總體排名
|
13
|
11
|
14
|
14
|
17
|
↘3
|
經濟表現
|
14
|
11
|
15
|
12
|
14
|
↘2
|
1.國內經濟
|
21
|
9
|
30
|
27
|
28
|
↘1
|
2.國際貿易
|
14
|
14
|
7
|
10
|
19
|
↘9
|
3.國際投資
|
31
|
29
|
33
|
29
|
41
|
↘12
|
4.就業
|
21
|
18
|
16
|
22
|
21
|
↗1
|
5.價格
|
11
|
15
|
23
|
11
|
9
|
↗2
|
政府效能
|
12
|
9
|
9
|
10
|
12
|
↘2
|
1.財政情勢
|
17
|
13
|
12
|
10
|
10
|
→
|
2.租稅政策
|
4
|
4
|
4
|
5
|
4
|
↗1
|
3.體制架構
|
20
|
19
|
16
|
15
|
22
|
↘7
|
4.經商法規
|
27
|
25
|
25
|
29
|
30
|
↘1
|
5.社會架構
|
26
|
22
|
21
|
24
|
22
|
↗2
|
企業效能
|
17
|
14
|
16
|
15
|
20
|
↘5
|
1.生產力及效率
|
14
|
15
|
15
|
17
|
19
|
↘2
|
2.勞動市場
|
22
|
25
|
33
|
26
|
38
|
↘12
|
3.金融
|
16
|
17
|
19
|
20
|
21
|
↘1
|
4.經營管理
|
11
|
10
|
13
|
4
|
9
|
↘5
|
5.行為態度及價值觀
|
19
|
15
|
19
|
16
|
23
|
↘7
|
基礎建設
|
17
|
18
|
19
|
21
|
22
|
↘1
|
1.基本建設
|
18
|
25
|
28
|
30
|
39
|
↘9
|
2.技術建設
|
4
|
9
|
12
|
15
|
18
|
↘3
|
3.科學建設
|
9
|
9
|
10
|
10
|
10
|
→
|
4.醫療與環境
|
31
|
29
|
32
|
36
|
33
|
↗3
|
5.教育
|
22
|
21
|
25
|
25
|
19
|
↗6
|
註:2018年採納256項細項評比指標,包括統計指標141項,問卷指標115項。受評比63個國家共回收6,371份問卷。
資料來源: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各年期。(www.imd.ch/wcy
)
附表2 IMD 2018年公布我國世界競爭力之優勢項目
|
項 目
|
數 值
|
名次
|
一、
經
濟
表
現
|
1.2.02 經常帳餘額占GDP比率 (2017,%)
|
14.67
|
3
|
1.4.07 長期失業率 (2017,%)
|
0.54
|
8
|
1.5.01 通膨率 (2017,%)
|
0.62
|
8
|
1.3.04 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占GDP比率 (2016,%)
|
60.47
|
11
|
1.5.06 油價 (2017,美元/公升)
|
0.85
|
12
|
1.4.06 失業率 (2017,%)
|
3.76
|
12
|
1.2.09 商品出口占GDP比率 (2017,%)
|
55.38
|
14
|
1.1.21 每人GDP(經PPP平減) (2017,美元)
|
50,294
|
15
|
1.2.08 商品出口 (2017,十億美元)
|
317.38
|
18
|
1.3.03 對外直接投資存量 (2016,十億美元)
|
320.9
|
19
|
二、
政
府
效
能
|
2.3.07 人均外匯準備 (2017,美元)
|
19,374
|
4
|
2.2.09 消費稅率 (2017,%)
|
5.00
|
5
|
2.4.16 開辦企業所需程序 (2017)
|
3.00
|
5
|
2.2.01 總稅收占GDP比率 (2016,%)
|
12.97
|
6
|
2.2.07 個人所得稅有效稅率 (2017,%)
|
6.75
|
8
|
2.2.08 公司稅最高累進稅率 (2017,%)
|
17.00
|
10
|
2.3.03 銀行存放款利率差 (2017,%)
|
1.59
|
10
|
2.5.07 吉尼係數 (所得分配平等) (2014)
|
28.00
|
13
|
2.4.08 政府補貼占GDP比率 (2017,%)
|
0.59
|
15
|
2.1.04 各級政府債務占GDP比率 (2017,%)
|
35.56
|
17
|
三、
企
業
效
能
|
S3.4.09企業重視客戶滿意度 (2018)
|
7.69
|
4
|
3.3.01 銀行部門資產占GDP比率 (2017,%)
|
280.79
|
5
|
3.3.11 股票市場市值占GDP比率 (2017,%)
|
182.45
|
5
|
S3.4.01企業反應快、彈性大 (2018)
|
6.97
|
7
|
S3.4.10經理人具企業家精神 (2018)
|
6.67
|
7
|
S3.4.03企業對商機或威脅反應迅速 (2018)
|
6.77
|
8
|
S3.4.05社會大眾信任企業經理人 (2018)
|
7.16
|
10
|
S3.1.10企業擅長透過數位科技增進生產力 (2018)
|
6.65
|
12
|
S3.4.08企業擅長大數據分析 (2018)
|
5.72
|
13
|
S3.4.06公司董事會能有效地監管公司的運作 (2018)
|
6.79
|
13
|
四、
基
礎
建
設
|
4.3.07 每千人研發人力 (2016,全職約當數,每千人)
|
10.66
|
1
|
4.2.02 3G及4G行動寬頻占手機市場比率 (2016,%)
|
98.7
|
2
|
4.2.17 高科技商品占總出口比例 (2016,%)
|
46.49
|
3
|
4.1.11 扶養比(15歲以下及64歲以上人口 / 15-~64歲人口) (2017,%)
|
36.1
|
3
|
4.5.07 25-34歲人口中接受大專以上教育比率 (2016,%)
|
69.0
|
4
|
4.3.05 企業研發支出占GDP比率 (2016,%)
|
2.45
|
4
|
4.3.02 研發總支出占GDP比率 (2016,%)
|
3.16
|
5
|
4.3.19 知識與技術密集產業附加價值占GDP比率 (2015,%)
|
39.4
|
5
|
4.3.18 有效專利數 (2015,每十萬人口件數)
|
1,123.8
|
5
|
4.3.10 研發部門研究人員 (2016,全職約當數,每千人)
|
6.3
|
8
|
註:S表示該項指標為問卷調查指標;所謂優勢項目(strengths)與弱勢項目(weaknesses),是IMD在個別國家報告列出四大類排名最好的與最落後的細項指標。
附表3 IMD 2018年公布我國世界競爭力之弱勢項目
|
項 目
|
數 值
|
名次
|
一、
經
濟
表
現
|
1.3.08 外人直接投資存量占GDP比率 (2016,%)
|
14.13
|
58
|
1.2.17 前五大貿易夥伴出口集中度 (2016,%)
|
65.0
|
57
|
S1.3.14 研發部門的全球布局調整對經濟前景無影響 (2018)
|
3.98
|
55
|
1.3.06 外人直接投資流入量占GDP比率 (2017,%)
|
0.57
|
54
|
1.1.18 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實質成長率 (2017,%)
|
0.01
|
53
|
S1.3.13 生產部門的全球布局調整對經濟前景無影響 (2018)
|
4.26
|
50
|
1.5.02 城市生活成本指數 (2017,紐約=100)
|
87.00
|
49
|
1.3.07 外人直接投資存量金額 (2016,10億美元)
|
75.0
|
46
|
1.3.05 外人直接投資流量金額 (2016,10億美元)
|
3.26
|
43
|
1.1.09 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占GDP比率 (2017,%)
|
20.5
|
40
|
二、
政
府
效
能
|
S2.4.07 吸引外商投資的誘因充足 (2018)
|
4.29
|
58
|
S2.4.05 外資能自由獲得企業的控制權 (2018)
|
5.55
|
53
|
S2.5.04 社會高齡化並非經濟發展的負擔 (2018)
|
3.03
|
48
|
2.4.01 進口關稅稅率(最惠國稅率簡單平均) (2016,%)
|
6.39
|
48
|
S2.3.11 政府決策能有效執行 (2018)
|
3.47
|
46
|
S2.5.06 社會凝聚力高 (2018)
|
4.32
|
44
|
S2.4.17 勞工聘僱解僱、最低工資等法規不會阻礙經商 (2018)
|
4.55
|
44
|
2.4.20 解僱成本相當於多少週薪 (2017,星期數)
|
11.6
|
43
|
S2.3.10 政府政策因應經濟變動的彈性很高 (2018)
|
3.74
|
41
|
S2.4.04 公共部門採購充分對外國開放 (2018)
|
5.42
|
40
|
三、
企
業
效
能
|
S3.2.22 國內企業環境能吸引國外高階人才 (2018)
|
3.62
|
55
|
S3.2.21 人才(良好教育、技術)外流不會影響競爭力 (2018)
|
3.44
|
51
|
S3.2.20 企業重視吸引、留住人才 (2018)
|
6.09
|
45
|
S3.2.23 資深經理人具有足夠國際經驗 (2018)
|
5.03
|
44
|
3.2.04 經理人報酬(包含獎金及長期福利) (2017,美元)
|
175,477
|
39
|
S3.2.24 有能力的資深經理人才供給充裕 (2018)
|
5.31
|
39
|
S3.5.08 企業廣納員工價值觀 (2018)
|
6.24
|
36
|
S3.3.08 銀行法規遵循 (2018)
|
6.67
|
36
|
S3.2.19 金融財務人才充裕 (2018)
|
6.19
|
36
|
S3.5.05 國人十分認同經社改革 (2018)
|
5.78
|
36
|
四、
基
礎
建
設
|
4.2.18 ICT服務輸出占服務總輸出比例 (2016,%)
|
5.8
|
57
|
4.4.17 再生能源占能源需求比例 (2015,%)
|
1.7
|
56
|
S4.1.19 能源供給充足且有效率 (2018)
|
4.96
|
56
|
S4.1.04 用水取得獲得適當保障與管理 (2018)
|
6.94
|
49
|
4.4.16 平均每人曝露PM2.5的程度 (2015,微克/立方公尺)
|
22.00
|
48
|
4.5.01 公共教育支出總額占GDP比率 (2016,%)
|
3.8
|
47
|
4.1.08 人口成長率 (2017,%)
|
0.13
|
47
|
4.2.01 電信投資占GDP 比率 (2017,%)
|
0.32
|
45
|
4.4.08 醫護支援 (平均每位醫生、護士服務人數) (2015)
|
467.0、158.3
|
45
|
4.5.05 中等教育學生與老師比率 (2015,%)
|
14.20
|
45
|
註:同附表2。 資料來源:http:// www.imd.ch/wcy。
附表4 IMD世界競爭力排名
(2014-2018年排名前30名國家)
排名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1
|
美國(↗3)
|
香港
|
香港
|
美國
|
美國
|
2
|
香港(↘1)
|
瑞士
|
瑞士
|
香港
|
瑞士
|
3
|
新加坡(→)
|
新加坡
|
美國
|
新加坡
|
新加坡
|
4
|
荷蘭(↗1)
|
美國
|
新加坡
|
瑞士
|
香港
|
5
|
瑞士(↘3)
|
荷蘭
|
瑞典
|
加拿大
|
瑞典
|
6
|
丹麥(↗1)
|
愛爾蘭
|
丹麥
|
盧森堡
|
德國
|
7
|
阿聯(↗3)
|
丹麥
|
愛爾蘭
|
挪威
|
加拿大
|
8
|
挪威(↗3)
|
盧森堡
|
荷蘭
|
丹麥
|
阿聯
|
9
|
瑞典(→)
|
瑞典
|
挪威
|
瑞典
|
丹麥
|
10
|
加拿大(↗2)
|
阿聯
|
加拿大
|
德國
|
挪威
|
11
|
盧森堡(↘3)
|
挪威
|
盧森堡
|
臺灣
|
盧森堡
|
12
|
愛爾蘭(↘6)
|
加拿大
|
德國
|
阿聯
|
馬來西亞
|
13
|
中國大陸(↗5)
|
德國
|
卡達
|
卡達
|
臺灣
|
14
|
卡達(↗3)
|
臺灣
|
臺灣
|
馬來西亞
|
荷蘭
|
15
|
德國(↘2)
|
芬蘭
|
阿聯
|
荷蘭
|
愛爾蘭
|
16
|
芬蘭(↘1)
|
紐西蘭
|
紐西蘭
|
愛爾蘭
|
英國
|
17
|
臺灣(↘3)
|
卡達
|
澳大利亞
|
紐西蘭
|
澳大利亞
|
18
|
奧地利(↗7)
|
中國大陸
|
英國
|
澳大利亞
|
芬蘭
|
19
|
澳大利亞(↗2)
|
英國
|
馬來西亞
|
英國
|
卡達
|
20
|
英國(↘1)
|
冰島
|
芬蘭
|
芬蘭
|
紐西蘭
|
21
|
以色列(↗1)
|
澳大利亞
|
以色列
|
以色列
|
日本
|
22
|
馬來西亞(↗2)
|
以色列
|
比利時
|
中國大陸
|
奧地利
|
23
|
紐西蘭(↘7)
|
比利時
|
冰島
|
比利時
|
中國大陸
|
24
|
冰島(↘4)
|
馬來西亞
|
奧地利
|
冰島
|
以色列
|
25
|
日本(↗1)
|
奧地利
|
中國大陸
|
韓國
|
冰島
|
26
|
比利時(↘3)
|
日本
|
日本
|
奧地利
|
韓國
|
27
|
韓國(↗2)
|
泰國
|
捷克
|
日本
|
法國
|
28
|
法國(↗3)
|
捷克
|
泰國
|
立陶宛
|
比利時
|
29
|
捷克(↘1)
|
韓國
|
韓國
|
捷克
|
泰國
|
30
|
泰國(↘3)
|
愛沙尼亞
|
立陶宛
|
泰國
|
愛沙尼亞
|
註:()內為較上年變動;資料來源:www.imd.ch/wc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