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一、RealTrac 3.0 即時室內定位系統之應用
定位技術適用於開放空間內展現其價值和必要性,如手機內建衛星定位系統能協助車輛的導航。然而既有的定位技術對封閉空間仍存在許多限制,如難以為進入室內之人員或進入車庫之車輛進行定位。
物件室內定位技術可視為IIoT的一環(但尚處於起步階段),如俄羅斯RTL Service («РТЛ Сервис» )公司的RealTrac 3.0 即時室內定位系統。該系統以俄羅斯彼得羅札沃茨克國立大學(Petrozavodsk State University)研發的RealTrac封閉空間物體定位技術為基礎,獲得了歐亞專利組織(Eurasian Patent Organization)的專利。如下:
RealTrac是一套長距離、高精度且多用途的人員及物件定位追蹤系統,主要功能有:
該系統適用於:
對於上述產業,該系統提供兩種可能性:
運作原理
該系統構成分為四個部分:標定器(RealTrac Tag)、感測點(RealTrac AP)、應用伺服器(RealTrac Application Server)、應用網絡(RealTrac Application Web)。
-
標定器是使用電池驅動的攜帶型裝置,可固定在人員腰部、胸部或背部,或內建在其他設備內部(如礦燈的電池槽)。除了定位功能之外,還可以傳輸人聲跟影像。
-
感測點建置在周遭環境,與人員或設備攜帶之標定器和其它感測點進行資訊交流,並將資訊傳回給伺服器。
-
應用伺服器接收來自標定器和掃瞄點的資訊並加以分析和記錄。
-
應用網絡對獲取自伺服器之處理數據做後續應用。
整套系統的運作方式為:
-
首先讓接受定位與追蹤之人員、交通工具和設備配備標定器,並於活動封閉場所裝設數個感測點。
-
在特定時間間距內,各感測點自動判讀與標定器的距離,並將其傳回給伺服器。
-
運算系統分析各感測點(至少三個)判讀之訊號強弱、通行時間與其他資訊,來計算運動中物體的位置。誤差可以控制在一公尺之內。
-
伺服器完成運算後的結果,透過網絡顯示在該區域的虛擬地圖上。
圖二、RealTrac 3.0 即時室內定位系統運作原理


圖三、虛擬地圖範例:大型封閉式的空間

圖四、虛擬地圖範例:建築物內部

圖五、虛擬地圖範例:坑道

除了定位和追蹤功能之外,該系統具備抗干擾的多頻道數位語音通訊功能。還有,該系統能與其他無線通訊技術(如Wi-Fi或藍芽)進行整合,蒐集傳輸各種儀器(如空氣、壓力、溫度分析器)上的資訊,特別是在無線電無法作用的地方,對人員的脈搏及呼吸狀況進行監控,並且在人員昏倒或失去意識的情況下自動發出求救訊號。
公司介紹
RTL Service公司已有10年之歷史,原為彼得羅札沃茨克國立大學研究室內定位系統的學者團隊,2009年為了整合學術、商業與財務資源並將研究成果推向市場而成立該公司。目前RTL Service為一家開發區域定位技術、系統與解決方案的跨國公司。(1061字;圖5)
參考資料
1. РТЛ Сервис получила патент на технологию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естоположения объекта внутри помещения. 2017.03.10.
2. От повышения точности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 к росту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бизнеса. 2017.04.24.
3. RTL Service 官方網站
4. 彼得羅札沃茨克國立大學介紹
5. 歐亞專利組織EPO官方網站
本站相關文章:
- 移動追蹤系統訴訟,專利控股公司ArrivalStar控告多家公司
- 韓國政府育成新產業- LBS定位及大數據技術
- Google Mobile Maps之My Location與定位資訊服務
- 經濟日報:室內定位術 暢遊羅浮宮不迷路
- 豪雅推出1500美元的奢侈定位之智慧手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