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Faraday Future 打造「未來汽車」研發團隊CES亮相

關鍵字:電動車Faraday FutureFFZero1
瀏覽次數:3770|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May 發表於 2016年1月7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Faraday Future,一直保持神祕,以打造「未來的車」概念及號稱「挑戰特斯拉」!終於在2016 CES大展上發表了第一款概念電動汽車「FFZero1」。

圖一、Faraday Future打造「未來汽車」

mech_12009_20160107.jpg

Faraday成立於2014年5月,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之電動車新創公司,目前公司有750名員工,預計2016年人數還會倍增。Faraday的研發團隊,從BMW、Tesla、Audi挖角來的技術人才,包括曾操刀BMW i3/i8電動車的Richard Kim擔任首席設計長,負責Faraday這款FFZero1的主要設計;以及由曾擔任特斯拉首席設計師的Nick Sampson來擔任Faraday的產品研發總監等。還有:

  • Dag Reckhorn擔任製造副總裁— 曾經特斯拉的前製造總監
  • Richard Kim擔任首席設計長 — 曾經領導過BMW i8和i3概念車的設計
  • Nick Sampson擔任Faraday的產品研發總監 — 曾經擔任特斯拉首席設計師
  • Silva Hiti — 曾經負責過雪佛蘭Volt的動力總成開發
  • Pontus Fontaeus — 曾經在法拉利、蘭博基尼、路虎工作過的內飾設計師
  • Page Beermann — 外觀設計師,前寶馬的創意總監
  • Porter Harris — 負責電池方面的工作,來自SpaceX
  • David Wisnieski — 財務總監,來自觀致汽車
  • Tom Wessner供應鏈副總裁— 曾經是前特斯拉採購總監
  • Alan Cherry人力副總裁— 曾經是特斯拉的人力總監

Faraday Future公司的名字應該是取自英國電學科學家Michael Faraday,就如同Tesla公司名稱同樣是電學專家Nikola Tesla,玩相同梗也一樣打對台。

Faraday背後有不少重量級的投資人,目前曝光有:中國網路電視巨擎--樂視(LeTV)創辦人賈躍亭,雙方將於製造、內容、車聯網方面進行密切的合作。Faraday剛於2015年12月宣布在拉斯維加斯設立一個佔地約28萬平方公尺,投資10億美元的工廠,並計劃於2016年初興建工廠,並於2017年開始生產,也就是說,他們將採用在美國代工生產的模式。

FFZero1概念車也是測試用的平台,例如,FFZERO1採用模組化的電池設計,採用平整化底盤設計,可藉由調整軸距模組的方式容納更多或是減少電池,同時也能藉由延伸車頭與車尾的保險桿加長或是縮短車台,也表示能夠做為小型房車的同時,也允許跑車、貨車、休旅車甚至中型載客車的設計。

從供應鏈來看,因已有特斯拉的參考,所以相信Faraday造車會效仿特斯拉供應鏈模式。電動汽車核心部件有四個:底盤、電池、電機、電控,與傳統汽車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有很大不同。特斯拉的電池、電機都來自供應商,其中電池是採用松下及樂金電池,這種電池常見於筆記本和智能手機;電機來自台灣富田電機;自動化測試來自台灣致茂。

改變汽車生態創造新價值,不僅是賣車也賣服務之商業模式。Faraday從銷售汽車硬體賺錢,也還想從後續服務賺錢,利用周邊商業服務和廣告增加服務收入,包括:訂閱式服務、汽車共享服務、商品廣告服務。後續商業服務,應該就是中國樂視想投資獲利有關。

Faraday最終的目標是製造一款真正屬於「未來的車」,FFZero1僅是一款工程概念車,目的用來展示團隊的設計、工程技術與平台。預計第一款車型在2017年投入量產,目標2020年上路。(828字;圖1)


參考資料:

  1. "被樂視汽車「託夢」的美國電動車公司Faraday,憑什麼挑戰特斯拉?",香港矽谷,2015/12/7。
  2. "Faraday Future unveils its FFZero 1 supercar of the future", Engadget,2016/1/4。
本站相關文章:

  1. 中國電動車將聯網 5年達500萬輛
  2. 2020年松下很可能於電動車電池市場佔51%市場
  3. 特斯拉與樂金化學合作電動車電池
  4. BMW正致力於插電式混合電動車之開發
  5. 豐田無償開放燃料電池專利來看電動車之機會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