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智慧型AR眼鏡風潮再起、科技大廠搶進

瀏覽次數:1111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May 發表於 2017年8月18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全球智慧型AR眼鏡市場預估(2016-2022)
 
混合實境的全息頭戴式裝置的出現,從2018年開始將成為智慧眼鏡市場的成長主要驅動力。尤其,市場期待蘋果AR眼鏡將推動整個市場的商機。
 
智慧增強實境(AR)眼鏡市場正在轉型。像Google Glass這類的AR頭戴式裝置仍然是市場利基產品,主要限於企業和工業市場。銷售週期緩慢部分原因,但市場更看好AR/VR的混合實境(MR),將數位化信息透過AR/MR投放到眼前來觀看,MR利用位置跟踪和深度感測器提供身臨其境的體驗。
 
據Tractica預測,智慧AR眼鏡的全球市場將從2016年的15萬台出貨量成長到2022年的2280萬台,產值將從2006年的1.386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197億美元。
 
未來前景看俏,各大科技廠也將推出新品搶市。
 
其實,智慧AR眼鏡市場有不同的市場入門點,像HoloLens和Magic Leap這類定位在頂級高端用戶,ODG’s R9及Occipital Bridge定位在中階用戶,而輔助型AR眼鏡是定位在低階客戶。但是,高端和中階的智慧AR眼鏡可能會在企業和消費者環境中使用,而低端輔助現實眼鏡與其可見的接口是工業用途的理想選擇。
 
Microsoft 開發HoloLens
Microsoft 開發HoloLens於2016年推出了開發套件,成為市面上第一款真正的MR頭戴式裝置,應用於企業、工業、國防和教育市場的商業用途一直在成長。根據Tractica的一份新報告,問題仍然在於微軟能否保持這種勢頭,否則將如同Google Glass將失色於商業用途。
 
蘋果將推出AR眼鏡結合iPhone
市場也傳出,蘋果預計9月舉辦秋季新品發表會,可能推出AR眼鏡,期待藉銷售表現拉抬AR眼鏡市場。推測實際上市時間可能會到2018年。
 
蘋果AR智慧眼鏡正在測試,將與iPhone 8結合才能使用。具備3D相機功能、感測器等配備,不具備螢幕而是將iPhone手機成為主要螢幕顯示中心。
 
蘋果併購一家以色列新創公司,並在當地成立AR團隊近1000人。其實,蘋果研發團隊早在2006年已經研發頭戴式顯示器,曾於今年(2017) 6月開發者大會(WWDC)推出一個AR平台「ARKit」,展現蘋果在AR規畫藍圖。
 
Google改攻企業用「Glass Enterprise Edition
Google旗下的智慧眼鏡Google Glass再次回歸市場,重新命名為「Glass Enterprise Edition」,也就是說,這款眼鏡的目標客群不是大眾市場,而是主攻企業,協助各種產業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
 
Facebook推出Oculus
Facebook選擇與三星合作,開發Oculus。並且大膽預測,AR眼鏡將在五年內取代智慧型手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隨身運算平台。
 
其他業者
還有Snap推出Spectacles、聯想推出晨星AR眼鏡等,不過銷售表現並不突出。
 
結語
由於,預測AR眼鏡將在五年內取代智慧型手機,而且AR智慧眼鏡發展趨勢從AR平台出發,而眼鏡僅是其中之一應用載體。從早期Google Glass到現在其他新創公司Snap推出Spectacles或是聯想推出晨星AR眼鏡,都是以穿戴眼鏡出發,所以市場"搶新鮮"卻無法掀起風潮。未來,市場更期待的則是AR應用於各行各業,例如:遊戲、影視、工廠、醫療、房仲、教學等領域上,預料將進一步刺激開發者開發更多新應用,也將刺激AR的發展更加快速。(900字;圖1)
 
 
參考資料:
Smart Augmented Reality Glasses Shipments to Reach 22.8 Million Units Annually by 2022. Tractica, 2017/3/3.


本站相關文章:
1.智慧眼鏡正成為廠商積極布局的市場
2.智慧眼鏡將不如想像快速普及
3.微軟將讓混合實境跨PC與XBOX平台
4.微軟認為混合實境是公司下一件大事
5. 穿戴式技術的發展對智慧財產權的影響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