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美國祭出最新AI晶片三級管制措施的影響層面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劉佩真 發表於 2025年1月21日
圖、論美國祭出最新AI晶片三級管制措施的影響層面
2024年10月~2025年1月拜登總統卸任前不斷對中國AI晶片進行相關管制,不但力道加強也防堵相關漏洞,例如防止中國獲取專攻軍事應用的先進技術,美國財政部公布最終規則,限制美國資金投資特定中資企業,產業涵蓋先進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資訊科技及部分AI系統等三大領域,2025年1月2日起實施,以及美商務部要求台積電、Samsung 11日起,停止向中國客戶供應7奈米或更先進技術的AI晶片,甚至未來不排除延伸至16奈米製程,加上美方限制中國取得重要晶片組件及AI科技,將140家陸資企業列入黑名單,除增列24種晶片製造設備和三種軟體外,也將HBM納入管制,甚至美國傳出授權Goolge、Microsoft等雲端服務供應商擔任AI晶片分銷守門人,向美國政府報告關鍵資訊,更重要的是2025年1月中旬美國祭出最新AI晶片三級管制措施,公眾可在120天內提出意見,業界也將有一年調整時間以符合新的安全標準等措施;此則代表在美中科技戰角力中,以Nvidia為首的AI晶片似乎已成為雙方攻防的重心,也將牽動後續供應鏈的發展。
未來美系AI晶片出口需獲得美國政府實體認可及審查,對這些企業進行長臂管轄,這部分將加大美國對人工智慧市場主宰力道,但利弊因素並存
2025年1月中旬美方所祭出的AI擴散臨時最終規則引發市場震撼,也就是為美國人工智慧技術不會落入不當國家,並依照信任程度列出三級管制,其中第一級關鍵盟友和夥伴包括澳洲、比利時、加拿大、丹麥、芬蘭、法、德、愛爾蘭、義大利、日本、荷蘭、紐西蘭、挪威、韓國、西班牙、瑞典、台灣與英國,而第二級較多落於東南亞及中東國家,而被列為列為美國列為第三級管制的國家,包括中國(含香港、澳門)、俄羅斯、伊朗、北韓、委內瑞拉、尼加拉瓜、敘利亞等約22國。
也就是未來美系AI晶片出口需獲得美國政府實體認可及審查,對這些企業進行長臂管轄,這部分將加大美國對人工智慧市場主宰力道,避免以中國為首的敵對國家掌握AI的先進技術;事實上,為了防堵先進技術落入中俄手中,卸任前的拜登政府宣布要擴大管制AI晶片出口限制,除分成三級管制之外,劍指中國意圖明顯,此也將更加阻礙對岸發展AI的進程,畢竟美方的政策將影響對岸大規模AI模型推論與研發的進度,儘管中國雲端運算業者的自研晶片可以提供部分支持,但在短期內仍難以完全替代外部GPU,尤其是大規模算力布建上,故恐影響中國在全球AI競爭中的地位,顯然中國本土GPU廠商如何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迎頭趕上,仍面臨重重關卡與挑戰。
不過此政策引發美國內部不同的聲浪,其中Nvidia、資訊科技產業委員會、美國半導體協會均表達反對的意見,主要是認為美方新規將對美國公司向海外銷售計算系統任意施加限制,恐讓美國公司在全球AI晶片市占拱手讓給競爭對手,同時此項監管行動預計將對美國先進積體電路的出口實施全球限制和繁重的許可要求,法規所涉及的空前範圍和複雜性也讓相關全球供應鏈感到憂心。
美國重拳管制AI晶片出口將讓美中兩大陣營壁壘更加明顯,也因法規將在一年後生效,故短期內政策實施前將激起國家對AI晶片需求量的放大,對台積電將呈現短多中長期值得觀察的情況
短期內由於不確定川普總統對於此項AI晶片分成三級管制出貨的政策是否同意,因此中國及其他被列為第三級管制的國家仍會採取大量備妥存貨的策略,先除了擴大向Nvidia、AMD、Intel等下單降規晶片,同時透過瘋狂囤貨、走私、第三方白手套等方式加速取得管制晶片,在此情況下,短期內政策實施前將激起國家對AI晶片需求量的放大,對台系相關AI供應鏈乃至於台積電接單來說將呈現短多;但中長期的確需要進行觀察,畢竟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是否強勢執行,補足過去漏洞百出的AI晶片禁令,仍是未知數,若中長期美國對於AI晶片出口採取三級管制措施,則恐削弱Nvidia及美國雲端運算大廠外銷AI晶片的力道,更使得產品規格的設計需投入心力來符合更多的不同層級之需求,對於全球AI技術發展的進程並非有利,對於台系AI供應鏈也將會產生連帶性負面效應,因而中長期美方對於AI晶片出口的政策值得關注。(1574字;圖1)
作者資訊:
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參考資料
劍指中國!美國三級管制AI晶片 專家:衝擊全球。TVBS新聞台。2025/01/14。
美國擬分3級列管AI晶片 對中禁令擴大、台灣不受限。中央社。2025/01/14。
美再揮刀!對陸AI晶片禁令「分3級列管」台灣不受限。工商時報。2025/01/14。
中國本土GPU面臨兩頭空、四大挑戰。電子時報。2025/01/15。
相關文章: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