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1906)

瀏覽次數:73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技術發展藍圖研析團隊 發表於 2019年8月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1906)

臭氧層恢復的新威脅
MIT發表再Nature Geoscience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確認了對臭氧層的恢復造成的新威脅─三氯甲烷。這是一種無色帶有點甜甜的味道的化合物,主要是用在製造Teflon產品及各種製冷劑。研究人員發現了2010到2015年之間,全球大氣中的三氯甲烷的排放及濃度顯著的增加,追蹤其排放來源為東亞,研究人員預測如果三氯甲烷的排放持續增加的話則會使臭氧層的恢復延緩4-8年。
參考資料:New threat to ozone recovery. MIT News,2018/12/20
 
解決自然災害後糧食安全問題的新方法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arXiv上發表的研究,關注重點於災後建立恢復建設組合,是社區復甦最具挑戰性的方面之一。在區塊層面之中,透過概率定義糧食的可用性、可獲取性和可負擔性來維持社區糧食安全,並可指導自然災害後的公共規劃和決策。
參考資料:A new approach to address food security issues after natural disasters. Tech Xplore,2019/1/10
 
人工光合作用可減少碳排放
德國格林赫爾姆霍茲(HZB)研究所與海得堡大學在 Earth System Dynamics 期刊上發表了一種解決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方法,通過人工光合作比生物光合作用效率高的特性,讓人工光合作用裝置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換為穩定的化合物,如甲酸、酒精或草酸鹽。研究人員預估只需要 3萬平方公里的人工光合作用場,每年就可以吸收大氣中 10 億頓的二氧化碳。
參考資料: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Could Help Limit Carbon Emissions. Photonics Media,2019/1/22
 
二氧化碳可安全地儲存在地下斷層岩石中
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報導,英國愛丁堡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和德國弗萊堡大學、海德堡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個天然二氧化碳儲存庫,分析天然氣如何透過地質斷層遷移到地表。他們發現,每年有極少量的二氧化碳逃離儲存庫,遠遠低於有效儲存安全水平,表示地質斷層也可以作為有效與安全的二氧化碳儲存庫,對於碳捕獲和儲存技術來說至關重要。
參考資料:Fault lines are no barrier to safe storage of CO2 below ground. Science Daily,2019/1/25
 
二氧化碳2019年的水平將飆升至410ppm的里程碑
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的研究人員幾年前開始對二氧化碳進行預測,他們發現我們即將迎接一個不受歡迎的里程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濃度將會提高百萬分之2.8,達到2019年的411ppm。
參考資料:Carbon dioxide levels will soar past the 410 ppm milestone in 2019. New Scientist,2019/1/25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重塑了全球熱量的移動方式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大氣科學的研究團隊利用模型模擬方式,說明短期未來的海洋和大氣將如何傳遞熱量,同時將模型與海洋本身的歷史溫度數據進行比較,以氣候變化如何變化,以期未來改變的模式,本研究發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
參考資料:Study: Climate change reshaping how heat moves around globe. Ohio State News,2019/1/28
 
煤電對全球的影響
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上報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作了一項模擬研究,計算全球各地7,861個發電廠中每個燃煤發電廠所造成不良的副作用情況。研究發現東歐、俄羅斯和印度的老式發電設備,存在著燃燒劣質煤和排氣處理不足的情形。以及全球煤電生產情況顯示,優勢區和弱勢區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如歐洲,進口高熱值、低有害二氧化硫排放的優質煤,而較貧窮的煤炭出口國,如印尼、哥倫比亞和南非,卻留下低質煤,在過時的燃煤電廠中無法去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全球煤炭資源持續了數百年,所有燃煤電廠也造成了全球暖化與空氣污染的影響,因此需要在政治上受到限制,不再繼續建設任何新的煤電廠,從健康和環境的角度來看,應從煤炭轉向天然氣,從長遠角度來看,應轉向可再生能源。
參考資料:The global impact of coal power. Science Daily ,2019/2/19
 
(1264字)


本站相關資料:
1. 新人工光合作用技術把陽光變燃料
2. 新加坡推動食品創新
3. 將二氧化碳轉化成電解質的鋰電池技術
4. 吸收大氣內二氧化碳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統技術
5. 直接空氣捕捉CO2技術,SKH「機械樹」成本低於100美元能否成功?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