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於2008年12月28日宣布未來4年內興建12座核能電廠,其發電量佔總發電量65.9GWe的34%,2022年總發電量將增加到100.9GW,核能發電將占總發電能量的48%。
|
|
韓國在1958年發佈原子能政策白皮書,並於1978年4月第一座商業用原子反應器Gori 一號機正式運轉。目前,韓國擁有20座核能反應器運轉,其發電量約有17.716GWe是韓國總發電量的34%,還有4座核能電廠正在建造。圖1顯示韓國自從1992年至2007年的發電型式的比例分佈。
圖1、韓國核能發電的比例
資料來源:Korea Energy Economics Institute,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09/01
圖2、台灣核能發電的比例
資料來源:Korea Energy Economics Institute,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09/01
圖3、台灣及韓國核能發電的發展
資料來源:Korea Energy Economics Institute,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09/01
圖4、Youngwang 核能電廠極其反應器
資料來源:Korea Nuclear Energy Foundation
我國也大約在相同時間裡,核能一廠開始商業運轉,但目前僅有6座核能反應器發電量5.14GWe,約佔總發電量的17%,另外兩座核能反應器預計於2009商業運轉其總發電量為2.7GWe。圖2顯示我國自從1992年至2007年發電型式的比例分佈。
我國與韓國於核能發電的發展,由圖1及圖2可以看出,韓國每年呈現正成長,並且維持在總發電量的35%,但是台灣則是一直維持6座反應器。雖然1992年核定興建核四廠,但是歷經波折,目前仍在興建中。以2007年GDP來看韓國生產毛額為957,053百萬美金,居全世界第13位,而台灣為383,307百萬美金,居世界第24位。在全球能源缺乏,環境議題高漲的前提下,能源仍為國家的競爭力及生產力成長的指標之一。核能發電在韓國的產業政策,是重要的選項之ㄧ。
由圖3得知,初期台灣核能發展是優於韓國,但是後來停滯被韓國超過,由於韓國在核能發展的計畫及目標明確,因而在目前的核能發電的規模上,1998年韓國自己設計興建的OPR1000反應器開始運轉,目前有6座OPR1000反應器正在運轉中,其他反應器型態則是PWR反應器10座CANDU反應器4座。除此之外,韓國具有製造及供應核能燃料的能力。反觀台灣只有6座反應器(PWR反應器2座,BWR反應器4座),且反應器是直接由美國廠商提供,而燃料的供應也必須仰賴美國廠商,所幸核能研究所擁有目前反應器的技術能力,對於安全計算及燃料佈局設計等燃料再裝填等需求,皆可以提供平行運算,但反應器的設計能力則是仍待建立。
韓國核能電廠設置位於Gori (4座), Wolseong (4座), Ujin(6座)及Younggwang(6座),其增加的機組多是在同一電廠內興建(如圖4)。因而,台灣如繼續興建核能反應器,可以依照此模式,不需尋求新廠址。
(1025字;圖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