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M系列晶片又再次改變了電腦產業,可能效益延伸至智慧眼鏡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Gloria 發表於 2021年12月6日
圖、蘋果M系列晶片又再次改變了電腦產業,可能效益延伸至智慧眼鏡
2020年11月10日,蘋果宣布首款專為Mac設計且基於ARM的晶片M1。這款配備8核心CPU、最多8核心GPU以及採用5奈米製程製作的晶片,開始進駐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 Mini以及iMac之中。2021年蘋果更是推出性能更高的M1 Pro和M1 Max,強化MacBook Pro的能力。
根據蘋果的規劃,可望在2022年時推出採用4奈米的M2晶片,率先使用在MacBook Air之上。再於2023年推出採用3奈米的M3晶片,進一步將晶片配備多達40個核心的CPU,以及多達128個核心的GPU,使得Mac Pro能夠獲得完美升級。屆時,蘋果將邁入旗下產品的處理器都是由自己操刀控制的新年代,也將推動PC往行動及數據優先的架構前進。
高通也承認蘋果將行動優先架構引入主流PC方面是處於領先地位,這也是PC架構正往Arm方向前進的原因。許多分析師認為,蘋果絕對是推動PC往Arm架構的關鍵者,也將成為下一代PC進化的關鍵一步。
蘋果晶片自主策略 引來高通追趕
為了追趕蘋果,高通買下了Nuvia公司,期待為WOA(Windows on Arm)的PC帶來翻轉的機會。
12月2日,高通在2021 Snapdragon技術峰會期間,推出了採用5奈米製程技術的全新一代Windows PC平台8cx Gen 3,主要目標市場是高性能筆記型電腦。也發佈了採用6奈米製程的Sanpdragon 7c+ Gen 3處理器,定位為入門級PC處理器,主要目標市場是入門級PC和Chromebook。按照規劃,首批Snapdragon 8cx Gen 3以及7c+ Gen 3筆記型電腦將在2022年上半年上市。
從晶片設計觀點來看,蘋果Ax和Mx晶片是採用Arm授權之架構,但自行設計自己CPU核心的方法來設計晶片,而高通過去則是常常設計自己的核心,然後在選擇使用Arm的CPU藍圖,並專注於在其晶片中添加自主研發的加速器。
隨著高通收購Nuvia,其將回歸類似蘋果設計晶片的方法,並使用Nuvia與Arm兼容的CPU設計。第一批Nuvia設計之高通Snapdragon晶片將用於個人電腦,然後是汽車,然後才是安卓的高階行動裝置。
如此看來,Nuvia單晶片將採用與Arm相容的CPU核心以及Adreno GPU、Hexagon DSP、5G數據機、感測中心和用於相機的Spectra影像核心。與蘋果的M系列晶片一樣,高通的目標是為Windows PC提供更長的電池壽命和不錯的性能。
結語
其實,蘋果M1晶片自主及整合成功,也是找到關鍵伙伴台積電協助開發晶片。如今,蘋果想利用他們在處理器上的優勢,M1晶片整合將從PC開發發酵至AR頭戴式裝置,進而帶動智慧AR眼鏡的崛起,徹底改變產業走向,創造新的年代!(841字)
參考資料:
Apple AR headset in 2022 will have M1-level processing power, says Ming-Chi Kuo. Apple Insider,2021/11/26
Apple's M3 Chips Reportedly Just Took a Big Step Toward Production. GIZMODO, 2021/12/2
The Snapdragon 8cx Gen 3 is the first 5nm chipset for Windows-on-ARM laptops, 7c+ Gen 3 tags along. GSMARENA, 2021/12/1
Arm'd with ex-Apple engineers from Nuvia, Qualcomm hopes to make Apple M1-matching chips for Windows PCs. The Register, 2021/11/16
蘋果首推自製M1處理器於Mac電腦 採Arm架構、台積電代工。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2020/11/12.
相關文章:
1. 蘋果眼鏡最快在2021年底推出,如果成為事實,將掀起一股熱潮
2. 蘋果M1影響力持續發酵,高通決定採用Nuvia設計之PC晶片搶攻市場
3. 高通收購Nuvia後,會成為蘋果在AP上最大的勁敵?
4. 蘋果首推自製M1處理器於Mac電腦 採Arm架構、台積電代工
5. iPad Pro內建M1處理器打破平板與筆電定位界線
6. 微軟進軍Arm PC新戰略 在Windows on Arm似乎不再獨家高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