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虛擬實境眼鏡是否成為HTC與Apple雙方下一專利決戰點?

瀏覽次數:4431|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Legolas 發表於 2021年10月2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 虛擬實境眼鏡是否成為HTC與Apple雙方下一專利決戰點?

 
宏達電(HTC)於2021年10月15日,發表最新版本沉浸式 VR 眼鏡 VIVE Flow,該產品強調輕巧、簡約、可隨身攜帶的特性,可為使用者提供影院大小的VR螢幕體驗,來滿足使用者觀賞串流影音需求;或是讓使用者享受於虛擬實境中與朋友聊天、從事冥想、舒展運動等種種體驗。
 
其實,蘋果也一直在探索與研究虛擬實境(VR)和AR裝置及軟體,當2020年將光達感測器(LiDAR)導入到 iPhone 12 Pro之中,以便智慧型手機成為AR控制器,市場預計2022年蘋果會推出虛擬實境眼鏡。雖然,市場預估10年AR眼鏡取代手機,如今,宏達電比蘋果更早一步發表虛擬實境眼鏡,相信不用等10年就可能實現眼鏡取代手機。
 
依據HTC發布的 VIVE Flow 產品發表影片,還有Patently Apple部落格文章進行比較宏達電VIVE Flow與蘋果專利申請案所揭露的關鍵功能,整理如下表:
 
Vive Flow
行銷功能
宏達電Vive Flow 影片截圖 Apple 專利/申請案圖示
Active cooling
system
主動冷卻系統
   
Adjustable
diopter
lenses
可調屈光度鏡片
   
Phone as a VR
controller
手機為虛擬實境控制器
 
 
Immersive
spatial
audio
沈浸式空間音效
   
表一、VIVE Flow影片截圖和Apple專利對應圖示

結語
 
Apple等享有產品高毛利率的歐美品牌大廠,有較多資源可投資前瞻基本研發,進而激勵更多天馬行空的創意構想;因此自提出專利申請到確實能穩定量產產品時點,兩者可能會相差好幾年以上時間差。而類似HTC的台商則講究彈性與速度,一旦確定員工設計構想具體可行且有商業價值後,可能延遲幾季後,就會迅速地導入在量產產品上,而成為市場新產品先驅者。HTC或許可藉此新產品上市,展現其在虛擬實境眼鏡產品的研發與量產實力,藉以向歐美大廠爭取更多合作機會。
 
另一方面,HTC曾經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上引領風騷,具有高市占率;因此面對各國專利侵權風險,可算是有著豐富應對經驗的台灣廠商。相信上述Patently Apple部落格文章指出的可能對應關係,HTC早已了然於心,有所準備:HTC自身可能也具有相關功能的對應專利,或已經迴避設計、或已經備妥強而有力的無效先前技術。虛擬實境眼鏡是相當前瞻的產品,專利件數正處於高速增加的成長期,相信HTC已經為虛擬實境眼鏡專利戰爭做好準備。
 
從虛擬實境眼鏡市場來看,尤其在元宇宙結合虛擬遊戲概念發酵,是否暗示蘋果的虛擬實境眼鏡即將於2022年面市?雖然,宏達電的虛擬實境眼鏡實體商品早於蘋果上市,但關鍵在於雙方專利佈局能否佔住優勢地位卡住對方。
 
其實,距離宏達電(HTC)與Apple智慧手機專利訴訟戰已是9年前的事,雙方曾2012年11月11日達成全球和解,並簽署為期十年之專利授權契約,範圍涵蓋雙方現有與未來10年所持有的專利。現在,10年和平之約即將於2022年11月結束,是否代表雙方下一決戰點在虛擬實境眼鏡呢?(2255字;圖1)
 
 
參考資料:
HTC's new VIVE FLOW Immersive VR Glasses interestingly has a few key features that we've covered in a series of Apple patent reports, October 17, 2021, Patently Apple。
VIVE Flow - Go with the Flow online launch event | VIVE, Youtube
Go with the Flow | VIVE 台灣, HTC



相關文章:
1. 在COVID-19疫情下,炒熱VR商機
2. 虛擬世界下一個商機,元宇宙結合VR或AR硬體
3. 短期內VR需求將不斷增加,而AR就靠蘋果能否推出AR眼鏡
4. 臉書看好VR頭戴式裝置未來,至於AR眼鏡與雷朋合作將於2021年推出
5. 蘋果與臉書互相對立的營運模式,將決定智慧眼鏡或AR眼鏡的未來走向
6. 蘋果AR眼鏡秘密武器,鴻海代工最快2021年第四季公布並於2022年迎來成長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