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I產業資訊服務電子報:第 1107 期
|
||||||||||
■ 113年電線及電纜業受惠強韌電網計畫,產值有望創新高 (2025/1/7)1.電線及電纜業113年1-10月產值年增22.9%: 電線及電纜業為我國重要的基礎工業,產業發展成熟,產品包含裸銅線、漆包線、電子線、電力用電線電纜、通訊用電線電纜、光纜及光纖等,應用範圍涵蓋交通建設、電力輸配、通信網絡、建築配線等領域。回顧過去5年,擺脫108年美中貿易紛...more.■ 前瞻技術脈動:能源技術(202501) (2025/1/10)圖、前瞻技術脈動:能源技術(202501) 通用原子公司正在研發一款「小型商用粒子加速器」 粒子加速器通常體積龐大、造價昂貴,且建造時間長。由Thomas Jefferson National Accelerator Facility和General Atomics研究團隊發...more.■ 歐盟2024年再生能源占比創新高 電力系統加速綠色轉型 (2025/1/9)圖、歐盟2024年再生能源占比創新高 電力系統加速綠色轉型 2024年對歐盟電力部門來說是極具突破性的一年。根據歐洲電力產業協會(Eurelectric)的最新數據顯示,歐盟實現了有史以來最清潔的發電組合,其中再生能源貢獻了48%的發電量,核能佔比24%,化石燃料降至歷史最低...more.■ 車用AI時代來臨 NVIDIA與豐田加速自駕技術發展 (2025/1/9)圖、車用AI時代來臨 NVIDIA與豐田加速自駕技術發展 在2025年消費性電子展(CES)上,豐田汽車與NVIDIA攜手合作的消息引起了產業界的高度關注。這項合作標誌著豐田汽車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上的重大突破,透過導入NVIDIA最新的Drive AGX Orin超級電腦及D...more.■ 輝達策略性進軍機器人領域將可擴大其在AI市場的領先地位 (2025/1/7)圖、輝達策略性進軍機器人領域將可擴大其在AI市場的領先地位 輝達是全球半導體和AI晶片製造商之一,正計劃戰略性進軍仍在成長的機器人領域。這將有助於公司從單純的AI晶片製造商轉向多角化經營的戰略。這項舉措為輝達開啟了巨大的成長途徑。更重要的是,推出Jetson Thor和Emb...more.■ 特斯拉全球銷售首次殞落,但在中國卻銷售創紀錄,特斯拉要如何扭轉乾坤 (2025/1/6)圖、特斯拉全球銷售首次殞落,但在中國卻銷售創紀錄,特斯拉要如何扭轉乾坤 特斯拉剛剛經歷了十多年來的首次年度電動車銷售量下降,這標誌著2024年全球電動車市場正發生重大轉變。 根據統計,特斯拉於2024年在中國的銷售量較2023年成長8.8%,交車量增加至65.7萬輛,這一數字...more.■ 前瞻技術脈動:先進材料與技術(202502) (2025/1/10)圖、前瞻技術脈動:先進材料與技術(202502) 真正的單向玻璃背後的魔法:光學超穎材料的突破 迄今為止,非互易磁電(NME)效應尚未有實際的工業應用,主要原因是大多數現有的方法僅適用於微波範圍,而非可見光,且無法利用現有技術進行製造。因此,設計一種可利用現有技術製造的光學非...more.■ 前瞻技術脈動:先進材料與技術(202501) (2025/1/8)圖、前瞻技術脈動:先進材料與技術(202501) 先進的人工光合成催化劑更有效地利用二氧化碳來製造可生物分解的塑膠 目前,延胡索酸主要依賴石油資源(如苯)進行合成,因此亟需開發從生物質等可再生資源生產延胡索酸的新方法。由Osaka Metropolitan Universit...more.■ IDC:2024 年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些微成長,2025市場前景仍不明朗 (2025/1/10)圖、 IDC:2024 年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些微成長,2025市場前景仍不明朗 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最新全球個人運算裝置季度追蹤報告初步結果顯示,2024年第四季PC出貨量較2023年成長1.8%,全球出貨量達到6,890萬台。2024全年而言,PC 廠商的 P...more.■ 輝達在CES 2025推出像人類一樣思考的Cosmos,讓機器人和無人駕駛進入下一個階段 (2025/1/8)圖、輝達在CES 2025推出像人類一樣思考的Cosmos,讓機器人和無人駕駛進入下一個階段 輝達於CES 2025首次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個世界基礎模型Cosmos。它基本上定義了AI模型,試圖吸收人類如何建立周圍世界的心理模型,以類似地預測和產生「實體感知」場景。 由於數據的...more.■ 三星想要在2025年成為無可爭議的AI領導---硬體思維的夢幻吧! (2025/1/7)圖、三星想要在2025年成為無可爭議的AI領導---硬體思維的夢幻吧! 三星是第一家推出以AI為行銷核心的旗艦手機的大型智慧型手機供應商。2024年的Galaxy S24系列推出了Galaxy AI功能套件,緊隨其後又推出了Galaxy Z Fold 6和Flip 6,並讓其...more.■ 蘋果在供需兩端都遇到“中國”瓶頸,這正考驗著庫克能耐 (2025/1/6)圖、蘋果在供需兩端都遇到“中國”瓶頸,這正考驗著庫克能耐 根據數據顯示,2024年11月外國手機品牌在中國的銷售量大幅下滑,凸顯了中國最大的國際手機供應商蘋果正面臨需求不如預期的壓力。根據統計,2024年11月份,外國手機在中國的出貨量為304萬支,與202...more.■ 2025年AI PC可否在輝達預計於CES主題演講之後,大放異彩呢? (2025/1/6)圖、2025年AI PC可否在輝達預計於CES主題演講之後,大放異彩呢? 每年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總是引領2025科技趨勢,隨著日期日漸逼近,預計CES 2025將展示AI、機器人和穿戴式裝置等關鍵領域的進步。但AI很可能將成為該展會的關鍵主題。 在過去兩年左右專注於數據...more.■ 2025年台積電業績、競爭力展望能見度依舊清晰 (2025/1/7)圖、2025年台積電業績、競爭力展望能見度依舊清晰 先前南韓媒體報導,台積電奈米製程的產能有限且售價過高,Nvidia與Qualcomm可望尋求Samsung 2奈米的可能性,使供應鏈多元化,而這也是Samsung在先進製程扳回一城的最後機會,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但...more.■ 印度太空計畫再創高峰 2025年將進行10次軌道發射 (2025/1/9)圖、印度太空計畫再創高峰 2025年將進行10次軌道發射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主席S. Somanath近日宣布,2025年印度計劃進行10次軌道發射任務,這將是該國首次實現年度發射次數達到雙位數的重要里程碑。除了政府規劃的任務外,印度還將透過其商業部門NewSpac...more.■ 2024年SpaceX主導全球太空發射版圖,2025年太空經濟展望可期 (2025/1/8)圖、2024年SpaceX主導全球太空發射版圖,2025年太空經濟展望可期 2024年全球太空產業迎來重大里程碑,軌道發射次數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59次,較2023年的221次成長17%。這項成就主要歸功於SpaceX的傑出表現,該公司在2024年完成了134次獵鷹系列火箭發...more.■ 前瞻技術脈動:光子與量子技術(202502) (2025/1/10)圖、前瞻技術脈動:光子與量子技術(202502) 物理學家利用分散式回饋探索光纖計算 需要解決如何提高計算速度和降低能源消耗的問題。為此,可以採用光學計算技術,取代傳統的電腦,從而提升效能並減少能源消耗。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的團隊發展了一種基於分佈反饋的光纖計算方...more.■ 量子電腦從理論到現實,距離大規模應用還有多遠? (2025/1/10)圖、量子電腦從理論到現實,距離大規模應用還有多遠? 根據CSIRO的量子系統主管兼首席研究科學家Muhammad Usman發表有關量子運算趨勢發展的文章。 隨著全球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量子運算已成為各國政府與企業競相投入的重點領域。聯合國更將2025年訂為「國際量子科學與...more.■ 前瞻技術脈動:光子與量子技術(202501) (2025/1/8)圖、前瞻技術脈動:光子與量子技術(202501) 速度提高1,000 倍:超快光子晶片重塑訊號處理 無線網路、物聯網和雲端服務的快速擴張,對作為其基礎的無線射頻系統,尤其是在電子頻寬、處理速度和能耗方面,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由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發表於《Nat...more.
■ 微軟將於2025年在AI數據中心支出達800億美元,這將引領下一波AI大投資潮 (2025/1/6)圖、微軟將於2025年在AI數據中心支出達800億美元,這將引領下一波AI大投資潮 微軟計劃在截至6月的財務年度中投資800億美元用於AI技術的數據中心,繼續其將資金投入技術繁榮背後的基礎設施策略,預計支出的一半以上將投資在美國。 微軟總裁Brad Smith表示,美國需...more.
■ 韓國政府力推量子科技發展 即將成立量子戰略委員會 以促進技術商業化 (2025/1/10)圖、韓國政府力推量子科技發展 即將成立量子戰略委員會 以促進技術商業化 韓國科學技術情報通訊部(MSIT)副部長李昌潤(Lee Chang-yoon)近日出席在首爾舉行的「K-Quantum Square Meeting」時表示,儘管面臨政治動盪,但韓國政府仍將在今年第一季度...more.
材料/機械 材料 車聯網/電動車/無人駕駛車 機器人 產業政策 專利/反托拉斯/法規 景氣動態 策略/併購/創新 電子/通訊/半導體 行動通訊/電信/LTE/5G 半導體/IC Big Data/雲端/運算/量子 PC/NB/伺服器/消費電子 PC/NB/伺服器 消費電子 照明/顯示產業 照明/顯示產業 能源/電池 能源/電池 醫藥生物 醫療電子 醫藥/生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