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Figures/2014/pclass/pclass_9572_20171206.png)
Apple v. Samsung第二案訴訟2014年4月12日進行Samsung證人出庭作證,原本Samsung預計提出17位證人,但是法官表示Samsung應當縮減證人人數。大部分證人是為證詞來作證,且請來Google高階主管為Samsung作證。
請來Google高階主管為Samsung作證
第一位出庭是Google公司Android工程副總裁Hiroshi Lockiheimer ,主要向陪審團介紹Google早期的Android開發工作,並說明Android與iOS生態體系之不同,早在2005-2006年Apple特有專利之前已有Android系統存在。Lockiheimer於2006年4月加入Google Android團隊,當時僅有20至30名員工,擴展至目前約為600至700名。
另外,Google主管Dianne Hackborn及Cary Clark將針對本案系爭專利所涉及“快速連結”,即在訊息中自動探測數據的功能(Data Tapping)等Android功能的設計、開發和運營作證。
Samsung律師企圖強調,Google與Samsung是合作伙伴但不合作推出軟體作業系統功能。Lockheimer表示,Google曾經拒絕三星要求對Android系統做些修改。
Apple律師反覆對陪審團強調,Google並非本案的正式被告,真正決定將軟體加載到手機上的是Samsung,強調本案重點是Samsung做出的抄襲iPhone的行為是違法。
Apple代理律師Rachel Krevans詰問Google軟體工程師Paul Westbrook,“決定將代碼放入手機是三星,對嗎?”他回答:“嗯,當然。”得到這樣的答覆後,Apple代理律師很快結束了提問。
Samsung主張Galaxy手機熱銷歸功於行銷能力
三星啟動“The Next Big Thing”的營銷強大攻勢,使三星Galaxy S3手機銷售量快速,2012年一舉超越iPhone,成為全世界最暢銷的智慧手機,Galaxy手機熱銷歸功於其強大的營銷能力。
Android於2006年還不支援觸控功能
從Google揭露有關Android一份早期內部文件,可以看出Android在2006年也就是蘋果iPhone問世之前的模樣,當時Android基於Linux 2.6還不支援觸控。當時,Google意在向當初的潛在硬件廠商說明其手機操作系統的發展方向。該文件還指出,Android將使用Microsoft的FAT 32文件系統,也因此引來微軟針對手機硬體設備廠商索取相關技術專利授權費。
圖一、Android在iPhone之前的手機外型
![pclass_14_A130.gif](/Post/Figures/2014/pclass/pclass_14_A130.gif)
Source:Apple Insider,2014/4
表一、Samsung方專家證人
專家證人 |
主張 |
Hiroshi Lockiheimer
(Google公司Android工程副總裁) |
主要向陪審團介紹Google早期的Android開發工作,並說明Android與iOS生態體系之不同 |
Dianne Hackborn
Cary Clark
(Google主管) |
針對本案系爭專利所涉及“快速連結”,即在訊息中自動探測數據的功能(Data Tapping)等Android功能的設計、開發和運營作證。 |
Todd Pendleton
(Samsung美國首席營銷長) |
主張Samsung Galaxy手機熱銷歸功於其強大的營銷能力。三星啟動“The Next Big Thing”的營銷攻勢,使三星Galaxy S3手機銷售量快速,2012年一舉超越iPhone,成為全世界最暢銷的智慧手機。 |
Paul Westbrook
(Google軟體工程師) |
解釋Google Android如何同步電子郵件數據處理功能 |
Dale Sohn
(Samsung高級主管) |
解釋三星不同的營運模式 |
Kevin Jeffay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
'647 專利(quick-links patent)範圍有限且使用一種分析伺服器(analyzer server)以協助自動偵查資料進行快速連結,但是,Samsung產品並未使用如Apple主張的分析伺服器。所以,Samsung產品不構成侵權。 |
Martin Rinard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Samsung產品並不侵權Apple宣稱'959專利(universal search patent)。 |
Saul Greenberg
(professor of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 in Canada) |
認為Apple宣稱'721專利(slide-to-unlock patent)是一般(common)技術廣泛使用的使用者介面,所以,Samsung產品不構成侵權。 |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4/04
Samsung技術專家主張不侵權Apple專利
三星請來北卡大學教授Kevin Jeffay出庭作證,認為Apple宣稱'647專利(quick-links patent)範圍有限且使用一種分析伺服器(analyzer server)以協助自動偵查資料進行快速連結,但是,Jeffay教授認為Samsung產品並未使用如Apple主張的分析伺服器。所以,Samsung產品不構成侵權。
MIT理工學院Martin Rinard 教授也協助Samsung作證,也認為Samsung產品並不侵權Apple宣稱'959專利(universal search patent)。
還有,加拿大Calgary大學Saul Greenberg教授也協助Samsung作證,也認為Apple宣稱'721專利(slide-to-unlock patent)是一般(common)技術廣泛使用的使用者介面,所以,Samsung產品不構成侵權。
還有,關於Apple專利'172 (predictive text),Samsung技術專家質疑Toronto大學教授Daniel Wigdor作證認為有效,Samsung認為已存在先前技術。
小結
Apple與Samsung雙方第二輪專利訴訟,三星吸取上一輪的敗訴訴訟經驗後,雙方都採取更加依賴事實陳述,而非專利細節的辯論,希望以此影響陪審團的判斷。雙方出庭有些主要證人,也承認他們對本案涉及專利不太了解。Apple策略在強調iPhone開發過程艱難,卻遭受三星抄襲;而Samsung策略在說服陪審團Samsung是經過大量創新及行銷策略才最終趕上超越Apple。
三星技術專家認為並沒有證據證明Apple系爭專利對商業市場有顯著貢獻,而且還認為有些系爭專利也並未實施於Apple產品上,消費者也未因為Apple的slide-to-unlock特色功能手機而成為購買的因素。同時,三星技術專家認為不侵權且Apple專利無效。
本案已進行三分之二,預計於4月29日或30日宣判。(1520字;圖1;表1)
參考資料:
- Shara Tibken(2014/4/15),Samsung expert witnesses: Sorry, Apple, there's no infringement。CNet
- Ed Silverstein (2014/4/15),Apple-Samsung patent dispute trial continues。Inside Couns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