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應用程式未來幾年將飛速成長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11年7月4日
|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先前曾經預測,2011年全球行動應用程式商店的下載次數預計將達到177億次,比起2010年的82億次,年成長率達到117%。另外一家研究機構IDC則預測,2010年全球行動應用程式下載量將可達到107億次,預估至2015年時,將可快速成長至1827億次。 |
|
行動裝置市場的商機未來幾年將有硬體的商機,逐漸轉往軟體與內容服務的商機。這從行動應用程式的迅速發展有很大關連!畢竟,除了智慧型手機普及率不斷提高之外,平板電腦也正在快速飛漲!
IDC這份報告的最大重點並不是只有行動應用程式的下載量與營收,另一個重要趨勢是未來其營收來源,將從目前的初次應用程式購買轉變成程式內(in-app)購買的比例將不斷增加。
一般來說,一般消費族群在使用行動應用程式時,剛開始都會大量的下載初次使用的應用程式,之後,隨著新鮮感的消失,以及發現其許多下載應用程式的優點之後,消費者會逐漸轉為採購程式內(In-app)的應用程式。
因為,許多消費者發現購買程式內應用程式,可允許其下載到更完整功能或發現更多功能的特性,因此初期與行動裝置消費族群建立信任感就變得愈來愈重要。
與其說,行動應用程式的這種發展方向是演進而來,不如說其是學習了行動遊戲的營運模式而獲得。許多遊戲軟體就是透過不斷的破關,且購買遊戲內的遊戲,成為其主要的營收來源。一般相信,應用程式雖然包含遊戲、電子書、有聲書、旅遊、資訊等方面,可是其營利模式應該不會差太多。
此外,程式內的營收來源,除了持續購買之外,還可以透過行動廣告與行動電子商務進行營利。
不過,為了讓行動應用程式的營運能找到一條永續的模式,IDC認為,必須納入程式內購買以及程式內廣告的營運模式,且必須更清楚定義和強化與使用者間的互動方式。唯有將這些動態的服務整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改變應用程式的營運結構。例如:如何將應用程式、社交網路與定位性服務等整合在一起,突顯其服務的價值,以及讓消費者真實感受到互動,進而完成程式內購買的目標才是未來必須發展的道路。(813字)
圖一、全球行動應用程式下載量 單位:十億次

Source : IDC,2011年6月 |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