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 Mondis
2012 年 5 月 24 日,英國專利授權公司 Mondis Technology Ltd.( 下稱 Mondis) 再度向美國東德州聯邦地院提起告訴,控告鴻海所生產販售之電腦螢幕產品,侵犯其所擁有之 5 項與顯示器技術相關的專利權利。
本案再度提告的主要原因是鴻海旗下群創併購奇美後, Mondis 與鴻海的電腦螢幕產品之專利糾紛。群創於 2010 年 4 月與奇美電子和統寶光電正式合併,並更名為奇美電子 (Chimei Innolux Corp.) 。
本案系爭專利如下,除 US 7,475,180 外,原始權利人均為 Hitachi, Ltd. :
- US 6,247,090 ,名稱為 「可以控制與使用識別資料之外部電腦間相連性的顯示器裝置( Display apparatus enabled to control communicatability with an external computer us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US 7,089,342,名稱為「讓顯示器可以與視訊來源雙向傳訊之方法(Method enabling display unit to bi-directionally communicate with video source)」;
- US 7,475,180,名稱為「具備傳訊控制器與記憶用來辨識顯示器之辨識號碼的顯示器(Display unit with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and memory for storing identification number for identifying display unit)」;
- US 6,057,812,名稱為「接收視訊並輸出自身相關資訊之影像顯示裝置(Image display apparatus which both receives video information and outputs information about itself)」,;
- US 6,639,588,名稱為「影像顯示裝置(Image display apparatus)」
本案起源於 2007 年 12 月 31 日, Mondis 已向東德州聯邦地院提起專利侵權告訴 ( 案號為 2:07-cv-565) ,控告 LG 、鴻海與當時的群創光電 (Innolux) 侵犯其顯示器相關專利權利,其中控告鴻海之電腦螢幕產品侵犯其所擁有之美國專利編號 US 6,247,090 、 US 6,507,814 與 US 6,639,588 三項專利。而後 Mondis 分別在 2008 年 3 月與 2009 年 3 月進行兩次訴之追加,控告鴻海之電腦螢幕產品亦侵犯其所擁有之 US 7,089,342 與 US 7,475,180 專利。到了 2010 年 1 月, Mondis 提出第三次之追訴,控告鴻海所生產之電視產品亦侵犯 US 6,247,090 、 US 7,089,342 與 US 7,475,180 專利。而在該案中, Mondis 亦控告群創之電腦螢幕與電視產品侵犯相同之專利權利。
在前述案件中,法院認定鴻海的電腦螢幕是由其他公司所代工生產、而後由鴻海組裝在電腦或其他設備上並販售給消費者,而由於代工生產之公司為該案系爭專利之合法被授權人,所以鴻海就電腦螢幕產品之部分無須負侵權責任,而僅須在該案訴訟中針對其電視產品是否侵權做出抗辯,因此在 2011 年 6 月,鴻海與 Mondis 就電視產品之部分達成和解協議。 2011 年 8 月,法院判決群創之電腦螢幕與電視產品構成專利侵權。
在本案告訴中, Mondis 指出,在前述案件中法院裁定鴻海之電腦螢幕產品未構成侵權後,群創將電腦螢幕製造事業販售或移轉給鴻海,或者是鴻海自行發展出其電腦螢幕製造產能,鴻海開始自行製造電腦螢幕產品並輸入美國販售,而這些產品由於不是經合法授權之公司所代工生產,是故是未經專利授權之產品而必須付專利侵權責任。 (1052 字;表 2)
( 科技產業資訊室- SYL 撰稿, 201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