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視頻壓縮技術侵權,MPT控告樂金等廠商

瀏覽次數:1593|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Cruise 發表於 2010年12月29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2010年12月20日,專利信託公司Multimedia Patent Trust (MPT)對美商 Apple、Tivo以及日商Canon與韓商LG之美國分公司與其本國母公司提出專利侵權控訴,目前全案由美國加州南部聯邦地方法院負責調查審理。

本案系爭專利為US4,958,226、US5,136,377、 US5,227,878與US5,500,678,原為AT&T與旗下AT&T Bell Labs(貝爾實驗室)發明與所有,之後專利權之轉換而變更,一度曾為Lucent Technologies(朗訊科技)所有,現今之所有權人為MPT。

US4,958,226於1989年09月申請,1990年09月獲證, 再於2009年09月通過單方再審查(Ex parte Reexamination)以調整專利範圍,現(2010年)已超過專利期限;涉及技術為數位運動視頻之條件內插運動補償(Conditional Motion Compensated Interpolation of Digital Motion Video)。

US5,136,377於1990年12月申請,1992年08月獲證,現(2010年)已超過專利期限;涉及技術為適應性非線性量化器(Adaptive Non-Linear Quantizer)。

US5,227,878於1991年11月申請,1993年07月獲證, 再於2009年09月通過證書更正(Certificate of Correction)以調整專利範圍,專利期限至2011年;涉及技術為視頻圖框與圖場之適應性編碼與解碼(Adaptive Coding and Decoding of Frames and Fields of Video)。

US5,500,678於1989年09月申請,1990年09月獲證, 再於2009年07月通過證書更正以調整專利範圍,專利期限至2014年;涉及技術為視頻編碼之轉換係數優化掃描(Optimized Scanning o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in Video Coding)。

由上列資料可知,本案系爭四項專利中已有兩項過期,另二項即將於2011年與2014年到期;但若被告之侵權行為發生於專利有效期限內,所有權人仍可提出相關證據來主張自提告日起之六年內的侵權損害賠償。

Multimedia Patent Trust是Alcatel-Lucent (MPT)的子公司,於2006年11月Alcatel與Lucent合併成為Alcatel-Lucent時,同時成立MPT,其目的為將Lucent 所持有智財專利轉換至不可撤銷信託(Irrevocable Trust),為未來專利應用的商業化為目標。專利技術以視頻編碼標準(video coding standards),包括:VC-1, MPEG-1, MPEG-2, MPEG-4, MPEG-4 AVC (H.264) 與 ITU-T equivalents and ITU-T H.263.。2007年,MPT與IPValue Management成為合作夥伴,積極主張專利權將其價值極大化。

Alcatel(阿爾卡特)之前身Compagnie Generale d'Electricite (CGE)公司成立於1898年法國,於1966年合併Societe Alsacienne de Constructions Atomiques, de Telecommunications et d'Electronique公司後正式更名為Alcatel,再於2006年合併Lucent Technologies(朗訊科技,於1996年分割自AT&T與AT&T Bell Labs)並變更為現名;營運總部設於法國巴黎,業務範圍遍及全球,主要提供通訊相關之軟硬體設備與服務。(701字;表1)

表一、專利訴訟案件基本資料:MPT與電子產品廠商之爭

訴訟名稱

Multimedia Patent Trust v. Apple Inc. et al

提告日期

2010年12月20日

原告

Multimedia Patent Trust

被告

Apple Inc.
Canon, Inc.(佳能,日本)
Canon U.S.A., Inc.
LG Electronics, Inc.(樂金,韓國)
LG Electronics Mobilecomm U.S.A., Inc.
Tivo, Inc.
LG Electronics U.S.A., Inc.

案號

3:10-cv-02618-JLS -RBB

訴訟法院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CALIFORNIA

系爭專利

US4,958,226、US5,136,377、US5,227,878、US5,500,678

訴狀下載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0/12

訴訟大事紀

2012

11-06Apple不侵權MPEG LA 授權專利

原告: Multimedia Patent Trust

2012年10月24日Multimedia Patent Trust告Apple專利侵權案,法官進行審前即時判決,認定Apple對於並不侵犯MPEG LA授權專利US4,958,226及US5,227,878,因為Apple已取得再授權合約(sublicense)保護,於授權約期滿後,可再取得連續五年的合約,所以不構成侵權。


12-14Apple及LG不侵權Multimedia Patent Trust 視訊壓縮技術

原告: Multimedia Patent Trust

2012年12月14日美國法院陪審團判定,Apple及LG這兩家公司均未侵犯Alcatel-Lucent 合資成立專利信託公司Multimedia Patent Trust (MPT)所持有的專利。

這次所涉及到的專利是一種視訊壓縮技術,這種技術可以有效壓縮視頻檔,然後通過網路或者是衛星來傳送,也包括將其存儲在 DVD 或者藍光光碟中。Apple 的 iPhone、iPod、iPad 和 MacBook 產品被牽涉其中,而 LG 方面,幾款手機也成為被告,包括 Chocolate Touch VX8575、Bliss UX700、Touch AX8575、Lotus Elite LX610、Mystique UN610 和 Samba LG8575(都是比較舊的機型)。

Apple iPad 2 and iPhone 4S
(VXD 390 decoder and VXE 380 encoder)
侵權
'878 Patent Claim 13,15,31,32
x
 
iPhone 3GS, iPhone 4, iPod Touch (4th Gen), iPod Touch (3rd Gen), iPad, and AppleTV (2nd) (VXD 375 decoder)
'878 Patent Claim 13,15
x
 
iPod Nano (5th Gen) (720p encoder)
'878 Patent Claim 31,32
x
 
iPhone 3GS and iPod Touch (3rd Gen)
(VXD 375 decoder)
'226 Patent Claim 12
x
 
iPhone 3GS, iPhone 4, iPod Touch (4th Gen), and iPod Nano (5th Gen) (720p encoder)
'377 Patent Claim1,2,4,8
x
 
iMac, Macbook, Macbook Pro, Macbook Air,
Mac Mini, and Mac Pro (QuickTime H.264 codec)
'377 Patent Claim1,2,4,8
x

 

LG Group IV products.
Bliss UX700, Touch AX8575, Lotus Elite LX61O, Mystique UN61O, Samba LG8575, and Chocolate Touch VX8575 (MSM6575 chip)
侵權
'878 Patent Claim 13,31,32
x
 
Bliss UX700, Touch AX8575, Lotus Elite LX61O, Mystique UN61O, Samba LG8575 and Chocolate Touch VX8575 (MSM6575 chip)
'377 Patent Claim1,2,8
x
 
Neon GT365, Prime GS390, and Encore GT550 (AricentlEmuzed H.264 codec)
'878 Patent Claim 31,32
x
   
Neon GT365, Prime GS390, and Encore GT550 (AricentlEmuzed H.264 codec)  
'377 Patent Claim1,2
x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