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台灣面板二線廠商何去何從

瀏覽次數:118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enise 發表於 2006年5月8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第一季一線的友達與奇美獲利表現更勝南韓廠商,但是二線的華映、廣輝與瀚宇彩晶受制於規模經濟、折舊攤提、匯兌、轉投資虧損及面板價格跌幅擴大等因素影響,第一季稅後盈餘表現,均無法逃脫虧損的命運。二線面板廠,如何面對未來呢?


華映TFT事業部門,第一季營收為242.49億新台幣,較2005年第四季的262.8億元減少7.7%,稅前虧損4.96億新台幣,毛利率為7%,營業利益率為0,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之獲利率(EBITDA Margin)為20%。全公司稅後虧損14.7億新台幣元,每股淨損0.18元,其中TFT事業部稅前虧損4.96億新台幣,主要原因在於液晶監視器面板及筆記型電腦面板價格跌幅太大,以及匯率波動損失所致。

 

表一 台灣二線面板廠商第一季表現

單位:新台幣

 

營收

營業淨利

稅後淨利

每股盈餘

華映TFT部門

242.49億

3,500萬

-14.7億(全公司)

-0.18(全公司)

廣輝

204.5億

-1.8億

-6.6億

-0.13

瀚宇彩晶 163.69億 4.48億 -1.25億 -0.02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整理,2006年4月

至於廣輝營收為204.5億新台幣,營業虧損1.8億新台幣,稅後虧損6.6億新台幣,每股淨損0.13元。而瀚宇彩晶營收為163.69億新台幣,營業淨利4.48億新台幣,稅後虧損1.25億新台幣,每股淨損0.02元。

一般認為,液晶電視需求起飛,且競爭主力漸漸由五代線轉進到六代及以上產線,也將讓一、二線業者的營運獲利差距日趨擴大;加上二線業者的產線不夠完整,對應日趨多樣的終端需求,往往在產線或產品尺寸別的調配上容易捉襟見肘,如此也將加深二線面板廠的營運困境。

目前廣輝已經併入友達,那麼華映與彩晶的未來就值得關注。其中彩晶將強化產業垂直整合的利基,並希望自創的HannsG與Hannspree品牌,未來能去化彩晶一半的面板產能;而華映除已爭取到三星電子、飛利浦與索尼等大廠的電視面板訂單外,華映也表示,未來大陸電視品牌業者,也將成華映業務推廣的主要對象。未來否則走向合併,將影響面板廠商的競爭關係。(760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