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三星、索尼、樂金飛利浦、友達與夏普於2006年將主要利潤戰力寄望在7代、7.5代與8代生產線,但是依照市場發展情況來看,40吋與42吋液晶電視要成為主流尺寸的距離還太過遙遠,所以大多廠商仍然多將搶佔市場佔有率的戰力放在六代生產線。
|
|
根據DisplayBank指出,六代線(1500 x 1850mm)以切割37吋的經濟效率最高達82%,而32吋的81%居次。由於從2005年第三季開始,32吋就已經成為液晶電視銷售的主流尺寸,因此許多廠商除了持續生產32吋之外,就是寄望37吋與40吋成為下一個主流尺寸。
表一 各廠於六代廠進度之比較
|
|
開工時間
|
量產時間
|
目前進度
|
備 註
|
夏普
|
2002/09
|
2004/01
|
已滿載
|
提升月產能至6萬片
|
樂金飛利浦
|
2003/Q1
|
2004/10
|
已量產
|
|
友達
|
2003/07
|
2005/01
|
已量產
|
加碼至12萬片
|
華映
|
2003/10
|
2005/Q3
|
已試產
|
|
廣輝
|
2004/03
|
2005/Q3
|
已試產
|
|
IPS Alpha
|
2005/01
|
2006/05
|
興建中
|
提前投產
|
Source :Digitimes,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整理,2006年2月
|
但是以目前7代線以上的生產線數目來說,仍舊難以將40吋以上的液晶電視推向主流的地位。所以六代線的37吋就成為廠商積極扶植的尺寸之一了。
根據目前來看,夏普從2006年3月開始將投資150億日幣將六代月產能提升至6萬片之外,友達六代線月產能也將持續加碼至12萬片,而華映與廣輝也寄望六代線能夠為其獲得更多的利潤。
由日立製作所、東芝、松下電器產業3廠合資設立的IPS Alpha六代線,也擬提前於2006年5月投產。這都使得37吋獲得更大的支持。
業者指出,當1項產品的普及率達到10%以上之後,整個市場就會十分快速的成長。10%是1個很重要的關卡,而液晶電視在2005年的全球普及率已經達到11%,這意味著後續液晶電視市場將馬上進入高度成長期。其中,六代廠支援的32吋與37吋將成為2006年的要角。簡單來說,即使大家都在談論7代廠以上的建廠問題,但是實際上六代廠將在2006年開始發酵。(727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