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主動式OLED顯示器正在蓄勢待發

瀏覽次數:1000|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Carlos 發表於 2004年10月26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根據iSuppli最新的估計顯示,2004年OLED顯示面板出貨量將可達3,530萬片,比起當初預估的3,620萬片,向下修正了90萬片,不過仍然比起2003年的1,680萬足足成長了2倍之多。至於出貨金額預估將達4.29億美元,比起2003年的2.46億美元,年成長率達74.4%。

全球 OLED市場規模

Source: iSuppli 2004/08

表一 主動式OLED生產線現況

國家

公司

基板尺寸 (mm)

量產時間

日本

SKD

370 x 470

2003/03

TMD

400 x 500

2003Q4

日立

370 x 470

2004Q1

東北 Pioneer

600 x 720

2005Q1

ST-LCD

600 x 720

2004/09

南韓

三星 SDI

370 x 470

2004~2005

Orion 電子

NA

2005

LG 電子

NA

2004H1

台灣

友達

400 x 400

2005Q2

Source : 各公司,Digitimes,2004年10月


此外,iSuppli更是預估,2010年時全球OLED顯示面板出貨量將可達2.89億片,比起2004年的3,530萬片,成長了8倍之多,可見其成長力道。

  以目前OLED應用領域發現,主要是以取代STN-LCD手機面板為主,所以銷售機種都是屬於被動式OLED面板,而不是主動式OLED面板。簡單估計約有95%OLED面板都是被動式的。

  根據公開市場之統計資料,2005年開始主動式OLED面板將開始全面性發動,約有15條主動式OLED面板生產線從日本、南韓與台灣顯示器等廠商進入量產期,其中有9條生產線是屬於日本,廠商包括SKD(三洋與柯達合資公司)、TMD(東芝與松下合資)、日立、東北Pioneer、ST-LCD(索尼與豐田自動織機合資)、Kyocera Display與Seiko Epson等。

  現在對於日本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主動式OLED面板的發展模式是否會像TFT-LCD面板一樣,從日本主導,演變成南韓與台灣廠商領風騷的局面,這是值得密切注意的現象。

  三星SDI從去年4月份向NEC買了主動式OLED專利權,期望能將其應用領域跨至10吋以上。而LG電子已經在2004年上半年開始量產OLED,月產能達400K。其他要投入的南韓廠商包含SKC(已投資600億韓圜建立兩條生產線)、Kolon、Orion(將LCD生產線轉成OLED,預計月產能500K)與Daewoo(將投資400億韓圜)等。  

台灣在主動式OLED的努力還有待加強,現在只有友達宣稱能在2005年第二季開始量產產品。友達取得Kodak授權之後,就一直積極佈局主動式OLED面板技術。雖然遇到塗抹發射光材料至基板所導致良率降低的問題,但是歷經多次實驗終於能夠在量產上獲得重大突破。最近,更是宣稱能夠生產雙面主動式OLED面板,未來如果能在3.5代廠生產,將有助於量產規模的達成。

  其他台灣廠商包含,華映決定在3代線上採用a-Si技術生產主動式OLED面板;奇美預計2005年開始量產低溫多晶矽技術的主動式OLED面板;錸寶與元太將合作研發主動式OLED面板技術。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