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顯示器產業的概要及市場展望-液晶製造裝置及材料產業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發表於 2004年7月22日
平面顯示器技術的進步,帶動數位家電市場的成長。舉凡數位相機、行動電話、DVD錄放影機、數位平面電視等電器,均因為顯示器的精度不斷增高,而大大提昇其功能性。平面顯示器也成為數位時代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材。為因應大量的巿場需求,全球的對平面顯示器製造設備的投資,在2003年已超過1兆1仟億日圓,預測2004年的投資額會有28%以上的成長,可達1兆4仟億以上。2003年平面顯示器產業發展的特徵在於從第三代到第六代大型基板的上線生產。不論是日本的SHARP公司、韓國的LG Philips LCD公司、台灣的友達光電公司等,都已上線量產,也有其他大廠開始投入第七代大型基板的製造。平面顯示器的相關產業還包括:製造設備、檢測設備及材料等,2003年其市場也有48%的成長,達到1兆9仟億日圓,其中以材料市場最高,約佔64%、製造設備市場居次,約佔31%、檢測設備約佔5%。
平面顯示器的製造設備市場,有逐漸大型化的趨勢,必須引進新的技術及設備才能跟上新產品的潮流。在絕緣層的塗布技術上,必須考慮其均一性及節省絕緣材料等;為因應大規模旋轉時的安全性,開始引進無旋轉的偵測裝置;另外,在發光裝置上更需要因應基板大型化、高精度化、高解析度化、光罩的成本提高等方面,引進新的設備及技術。Nikon以及Canon二公司,都已完成1,500X1,800左右的顯示器或面板的開發;Sharp和Unaxis公司均針對材料製造過程中的反應產出物,開發新的清除技術。另為因應第六代以上基板的製造,顆粒的組裝工程以及配向膜的形成等,也有技術上的革新。在利用有機發光二極體為材料,製造平面顯示器的設備方面,也開始了量產的技術開發,除了有機EL材料的製造設備外,也開發因應有機EL為材料的裝置。
在畫面的精度檢查方面,由於大型基板的大畫面,目視方式檢查相當困難,故已開始發展自動化的檢測,從陣列檢查、彩色濾光板檢查,直到在平面顯示器上發現缺陷後,再由雷射修復裝置進行修復,這系列的檢測裝置是由日立公司整合開發。平面顯示器的材料市場中,彩色濾光板約佔了25%的產值。但在第六、七代的大型基板出現後,大型彩色濾光板的製造技術,面臨極大的考驗。不論在絕緣層的塗布方式、顆粒間隔的均一性等方面,都需要導入不同的技術。另外,由於大型基板有彎曲的現象,彩色濾光板的搬運也有其困難度,因此,必須以工場內部或工場附近做為生產基地,日本及台灣均有大型印刷公司陸續投入生產線。另外,由於有機發光二極體材料已逐漸量產,對於未來的大型基板開發,也會有必然的影響。(本室摘譯 李蕙瑩)
(Source: 電子顯示器產業的概要及市場展望-液晶製造裝置及材料產業/ 武野泰彥, 電子材料, Apr , , 2004, pp. 31 - 33 (日文3頁))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