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台積電釋出正面風向球 半導體業景氣撥雲見日

瀏覽次數:1111|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劉佩真 發表於 2021年10月2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台積電釋出正面風向球 半導體業景氣撥雲見日

原先國內半導體業瀰漫不安的氛圍,畢竟近期終端應用市場需求出現雜音,甚至傳出Apple iPhone 13出現砍單狀況,使得Apple相關供應鏈蒙上陰霾,且半導體庫存去化問題甚囂塵上;加上10月上旬Samsung在自家論壇上談到先進製程的進展,說明公司的3奈米製程將自2022年量產,更先進的2奈米製程將於2025年量產,直指台積電的意味濃厚,市場更傳出台積電3奈米製程量產時程恐落後原先規劃的訊息;以及美國要求台積電、Samsung、SK Hynix、Intel等半導體廠於2021年11月8日前,交出相關供應鏈數據給與美國來釐清晶片荒問題,但此舉也引發商業機密是否外洩而波及競爭力等問題,顯然台灣半導體龍頭廠商面臨利空夾擊的局面。

但台積電法說會之後,不論是對於2021年第四季~2022年半導體業景氣穩健成長的定調,或是先進製程宣示3奈米製程將如期量產,且2奈米製程將非常具有競爭力,有自信維持產業領先地位,甚至台積電海外布局例如日本建晶圓廠計畫正式確定,此皆讓市場吃下定心丸,也反映台積電以碾壓式的技術氣勢再度使台灣半導體業景氣撥雲見日。

首先就景氣層面觀之,2021年第四季台積電不但合併營收季增率可達3.5~5.5%,整體規模將續創新高,且毛利率更將由第三季的51.3%提高至53.0%,顯然Apple iPhone 13的拉貨力道依舊存在,且台積電調高代工報價也順勢使得整體營運績效增添動能,況且產品技術組合持續獲得優化,甚至台積電也確認2022年將維持產能緊繃現象,反映短期內半導體業景氣仍是穩建增漲局面。

其次在製程技術競爭方面,台積電3奈米製程現階段推進依舊符合進度,2022年下半年將如期量產,同時具有更好效能、功耗和良率的強化版3奈米,預計可望在2023年下半年推出。而雖然台積電3奈米仍採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2奈米後才將轉向環繞閘極(GAA)架構,但2奈米製程的EUV技術品質的改善極為重要,也因而台積電採購ASML EUV機台數量仍是居冠,占比為36%,代表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先進製程依舊為技壓群雄的階段。反觀Samsung,公司雖然於2020年初就宣佈克服3奈米製程關鍵的 GAAFET環繞閘極電晶體製程,預計2022年正式推出,但因Samsung 5奈米製程量產過程並不順遂,因而3奈米是否能如期於2022年量產仍待觀察,顯然Samsung未來是否能拉近與台積電的距離,並搶奪大客戶的訂單,恐怕仍有一定的難度。

最後在海外投資的布局方面,台積電除了中國南京廠投入29億美元擴產28奈米製程、美國亞利桑那州12吋廠導入5奈米製程將於2024年量產之外,德國尚處於非常早期的評估階段,至於日本則確立台積電將建立一座特殊製程晶圓廠,也收到來自客戶和日本政府對此計畫的強力承諾支持,此將有助於減輕台積電的設廠成本,且也能獲得長單的保證,而預計此座晶圓廠將採用22奈米與28奈米製程,並且將生產主力放在相機影像感測元件、車用晶片與其他晶片產品,於2022年開始建造、2024年底量產,顯然台積電欲藉由日本在光學元件、車用半導體、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等強項,與自身競爭力形成互補效應,讓台積電海外投資設廠的意義與對業績的實質貢獻度能發揮極大化。(1270字;圖1)
  
作者: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參考資料:
台積電定調4Q依舊旺 破除iPhone 13大砍單傳聞,電子時報,2021/10/15。
台積電3奈米被超車?魏哲家這一句話回嗆三星,遠見雜誌,2021/10/15。
台積電證實計畫在日本設廠 但聚焦22nm、28nm成熟製程技術代工,聯合新聞網,2021/10/16。 


相關文章:
1. 半導體業扮演火車頭 台已非亞細亞孤兒
2. 【台積電前進日本】台積電採取合資模式 與索尼合資8000億日元 新建日本晶片廠
3. 三星電子公佈2及3奈米GAA製程時間表 超車台積電?
4. 半導體業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
5. 劉德音接受時代專訪:囤貨導致晶片荒、擴廠資金不是問題、技術人力難覓
6. Intel歐洲設廠 引爆台積電及三星於車用晶片市場布局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