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Honeywell公布新一代10 qbits量子電腦、採用離子阱及QCCD架構

瀏覽次數:1216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Lisa & May 發表於 2020年11月6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Honeywell量子運算藍圖
 
Honeywell在2020年初宣佈將打造世界上最強大的量子電腦後,2020年10月29日公佈了新一代的Model H1量子電腦。Model H1量子電腦採用了離子阱(trapped-ion)技術,打造10個完全連接的量子位元(qubit),量子體積(Quantum Volume)達到128。相較之下,Model H1現在還不及於IBM 及谷歌的53 Qubit量子計算,還有IonQ近期公佈的32量子位元、量子體積達 4,000,000的系統。
 
Model H1就像Honeywell之前處理器,使用鐿離子(ytterbium ions)進行計算,鋇離子(barium ions)進行冷卻。2020年初,Honeywell發佈了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其量子電荷耦合器件(QCCD:quantum charged-coupled device)架構。QCCD是一種先進的離子阱架構,允許離子的任意移動和跨多個區域的量子邏輯閘並行運算。Honeywell表示,QCCD將是Honeywell未來幾代量子處理器的架構。
 
QCCD具有高保真操作、低串擾(crosstalk)以及中間量子電路測量(mid-circuit measurements)和條件回饋(conditional feed-back)的特點。QCCD架構還可以支援實現量子糾錯所需的操作。量子糾錯對所有量子計算系統的未來至關重要,為構建大型量子電腦提供了可行性。
 
相較於Honeywell上一代量子電腦Model H0是6個量子位元,Model H1增加至10個完全連接的量子位元。Model H1的雙量子位元閘(two-qubit gate fidelity)保真度最少為99.5%(雙量子位元閘錯誤率是指當2個量子閘應用於量子線路時是否產生正確或錯誤的結果)。也就是說,在每100次操作中,Model H1雙量子位元閘平均產生99.5次的正確結果。
 
Honeywell表示,從過去建構控制系統的經驗學習,有利於建立一個先進的離子阱和更平衡的量子位元,以達到更容易糾正錯誤。
 
此外Honeywell還公佈了未來10年的量子運算藍圖,Honeywell稱3年內推出64 Qubits量子計算機由離子阱系統驅動。Honeywell已經開始了下一代Model H2的整合以及Model H3的開發。
 
企業可以透過Microsoft的Azure量子平台使用Model H1,Honeywell將與Zapata Computing和Cambridge Quantum Computing合作研發量子技術。
 
Honeywell以差異化技術以高保真量子運算及具有中間電路測量和量子位重複使用的全連接量子位之功能特點,使客戶能夠推動量子計算應用的前瞻研究。Honeywell也透露其他企業客戶,其中包含了DHL、Merck以及Accenture已使用其量子計算於廣泛應用,像是製藥、物流,以及Honeywell在自己公司內部的航太和高性能材料與技術的應用。(753字;圖1)
 
 
參考資料:
Honeywell Releases Next Generation Of Quantum Computer. Honeywell, 2020/10/29.
Honeywell Quantum Solutions Releases Its New System Model H1 Quantum Computer. Forbes, 2020/10/30.
Honeywell announces its H1 quantum computer with 10 qubits. Tech Crunch. 2020/10/29.
Honeywell稱3年內推出64 Qubits量子計算機由離子阱系統驅動。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2020/3/5。 



相關文章:
1. 美國大廠搶進量子運算競賽,期望成為下世代領導者
2. Google製造出53 Qubits量子計算機達成量子霸權、卻遭 IBM 質疑
3. IBM預計2023年開發出1000量子位元處理器,成為商業化起點
4. IonQ推出32Qubits自稱最強大的量子電腦
5. 科技部每年投入新台幣5.8億補助量子技術研發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