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日前明基將旗下光碟機部門出售予建興後,明基再度在產業界投下一枚震撼彈,宣佈代工製造與品牌分家,未來將由2條腿走路策略轉往雙艦隊模式發展。台灣廠商是否長期都在品牌與代工之間擺盪,而身陷泥沼呢?
|
|
台灣資訊產業是以OEM、ODM代工起家,因此許多思維都陷入產能的情況。一旦進入品牌領域,卻又割捨不下代工的甜蜜負擔,因此在兩端擺盪的結果,總是難以開花結果。
表一 2006年明基淨利預估
|
|
2005年
|
2006年(預估)
|
淨利
|
-52.3億新台幣
|
-94.8億新台幣
|
Source : Reuters,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整理,2006年8月
|
大霸是最典型的例子,從代工信誓旦旦轉做品牌,甚至另以泓越承接代工訂單,一旦品牌勢力由盛轉衰,大霸又趕緊重返代工行列,反反覆覆不知凡幾,沒有專注的方向,也就種下風雨飄搖的種子。
從台灣市場說起,2至3年前,英華達、明基與大霸堪稱台灣手機三劍客,一度分居第三到第五名,聯手拿下3成江山,甚至各自放話要搶下2成市場佔有率。時至今日,大霸早已出局,英華達、華碩與明基組成的新三劍客,合計僅拿下1成左右的市場佔有率,氣勢一落千丈。
明基於2001年底宣佈全新品牌策略後,公司體質仍一直是代工與品牌的混合體,在尚未買下西門子之前,仍然以爭取諾基亞訂單為主,直到2005年中明基西門子手機大軍成立,明基才在主動與被動的雙重壓力下,全面退出手機代工業務。
英華達前幾年寫下的OKWAP品牌之後,並沒有放棄代工。主要原因是其英華達只專注在大中華地區,因此代工業務可持續。誰知道,其基於代工優先的最高原則,使得其品牌業務受到耽誤,陷入進退不得的困境。
華碩投入手機產品之初,就打出以品牌養代工客戶的策略,決定雙線並行,然而,資源排擠的問題浮現,彼此拉抬與彼此牽制恐怕就在一線之間。
總之,說到品牌,目前可能只有Acer最為成功,未來明基是否能夠因為品牌與代工分家後,而一飛沖天,將左右其他廠商的策略與未來。(785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