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原本涵蓋紙業、橡膠、化工、電信等多角化經營事業,轉而專注於行動通訊事業發展的諾基亞,由新任執行長宣佈,未來將跨足至消費性電子產業,致力於創造未來可長可久的品牌.
|
|
2004年諾基亞進行組織重組時,將原本手機部門一分為三,除了既有手機部門之外,另分出多媒體事業部及企業解決方案事業部.簡單來說,這樣的事業劃分仍是以手機為主的部門規劃。
表一 諾基亞三部門獲利情況 |
部門
|
情況
|
手機部門
|
獲利約在16~20%
|
多媒體部門
|
近三季開始獲利,維持在15%
|
企業部門
|
尚未獲利
|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整理,2006年6月 |
在過去2年面臨全球手機市場各方冒出頭的挑戰者,諾基亞以擴充產品線,彌補原先不足之摺疊手機,近年來更是積極耕耘低價手機,搶下重要新興市場。在機海戰術運用及高效率供應鏈運作之下,諾基亞市場佔有率在短暫下滑後,隨即回升近35%。雖然如此,但是獲利成長有限。
在多媒體事業部門方面,由於成立之初投注大量研發,歷經2季虧損後,於2004年第三季轉虧為盈。營益率亦如諾基亞所預期,2005年隨即爬升至15%,並有持續上升之勢。
不過,跨入消費性電子經營,諾基亞除既有手機競爭者之外,還須面臨來自蘋果、三星、索尼等業者的夾擊。首先必須面對,在於經營模式與手機的不同。
結合內容發展終端產品,已成為下世代消費性電子產品發展模式之一。如iPod發展,是與iTunes服務結合,產生雪球效應。此外,由於諾基亞在手機領域的成功,往往已被消費者定型。如何改變消費者對諾基亞刻板印象,認為手上拿的不是手機,而是MP3,從產品設計到行銷推廣,將是諾基亞努力方向。
未來,諾基亞除以本身手機開發能量為基礎,同時也尋求多方合作,才能在消費性電子產業獲得更多的成功軌跡。(72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