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MIC預測2005年台灣地區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6828萬部,比去年增長30.6%。為此台灣手機製造商在全球手機市場的份額將從2004年8.3%提升到10.9%。2004年台灣手機製造商出貨量為5230萬部,2003年為4290萬部。
2005年台灣地區手機出貨量 (單位 : 萬部) |
單位 |
2003 |
2004 |
2005(f) |
2004-2005年增長% |
2005年全球市佔率% |
2004年全球市佔率% |
MIC預測 |
4290 |
5230 |
6828 |
30.6% |
10.9% |
8.3% |
拓樸預測 |
4290 |
5207 |
6383 |
22.59% |
9.4% |
8.2% |
Source : MIC & 拓樸 2005/01 |
據拓樸研究機構預測,2004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為6.35億部,而其中8.2%由台灣廠商製造。2005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為6.79億部,其中將由9.4%的手機來自台灣廠商。
在數位照相手機方面 : 據IC Insights於1月19日發佈的研究報告,05年全球手機出貨量最高將達到7.05億部,並在2008年超過10億部。由於消費者對數位照相手機需求的快速增長,全球手機出貨量從2003年的5.2億部增長到2004年的6.7億部。
2004年國內手機業者營收排行榜仍以華冠蟬聯第一,華冠合併營收280億元,明基營收以276億元的些微差距居次,而手機出貨量最少的宏達電,則在超高平均單價助陣下,以超過180億元居第三。今年明基、華寶、廣達都將挑戰三年前明基一度成功超越的營收紀錄,內部目標都訂在300億元以上。
目前國內手機製造業者接單機種還是以入門級機種為大宗,隨著入門級手機的標準化、低價化與低毛利化,不少國內手機業者看重的已經不僅是出貨量,比出貨量更能反應平均單價與獲利能力的營收,成為新的注目焦點。
華冠2004年手機總出貨量約1000~1200萬支,不及明基的1600百多萬支,但華冠去年為索尼愛立信代工單價較高的彩色折疊式手機,加上長期為NEC代為組裝高價手機,應是華冠合併營收卻略高於明基的主因。不過,隨著明基經營重心由代工轉向自有品牌,明基積極推出中高階產品、平均出貨單價明顯拉升後,兩者營收差距已經縮小。
而在國內手機業者中,最值得注意的還是宏達電。宏達電去年智慧型手機、PDA手機的出貨量近200萬支,是國內手機製造同業中最少的廠商,但在智慧型手機與PDA手機平均出貨單價為250至300美元的高價挹注下,去年(2004)宏達電手機營收衝上180億元以上,宏達電已經訂下全力發展智慧型手機的策略,也將對營收與出貨量提高有貢獻。 (1181字)
台灣手機廠商出貨量統計 |
手機廠商 |
2004 |
2005(f) |
主要客戶 |
華冠通信 |
1000~1100萬部 |
1200萬部 |
索尼愛立信、NEC和東芝 |
華碩電腦 |
25萬部 |
200萬部 |
以智慧型手機為主 |
明基 |
1600萬部 |
1000萬部 (400萬部為ODM方式,600萬部為自身品牌)
|
諾基亞3128手機 |
奇美通信 |
150萬~200萬部 |
200萬~250萬部 |
摩托羅拉代工生產EDGE手機 |
仁寶通信 |
850萬部 |
1500萬部 |
摩托羅拉、松下和阿爾卡特 |
達智科技 |
120萬部 |
150萬~200萬部 |
日立、LG電子、NEC以及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的手機廠商 |
迪比特科技 |
400萬部 |
450萬~550萬部 |
松下和現代移動公司 |
宏達電子 |
200萬部 (其中150萬部為智慧型手機和PDA手機) |
400萬部 |
歐洲和美國的電信運營商如Orange、mmO2、AT&T無線和T-Mobile公司 |
英業達集團 |
300萬~350萬 (200萬為PHS小靈通,100萬至150萬為GSM/GPRS手機) |
500萬~650萬 |
中國大陸廠商和飛利浦公司 |
Lite-On科技 |
500萬部 |
700萬~800萬部 |
阿爾卡特、諾基亞、LG電子和西門子公司 |
廣達電腦 |
550萬部 |
700萬~800萬 |
飛利浦、松下、西門子公司 |
source : 本室整理 2005/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