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滴滴出行收購Uber中國業務,將衝擊Lyft

瀏覽次數:486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16年8月8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Uber將中國事業賣給滴滴出行之市值結構
Source:Dow Jones VentureSource,Wall Street Journal,2016年8月
 
滴滴出行收購Uber中國並讓Uber擁有滴滴出行股權,給快速變化的叫車服務市場帶來新變數,因為隨著Uber離開中國,未來其勢必重新集中精力經營美國,這對於Lyft來說,就會產生衝擊。

滴滴出行先前與Lyft一直是最大的盟友,為了迎頭趕上Uber的領導地位,二家公司甚至聯合起來對付Uber。例如:其原本的應用程式都可以讓客戶在中國與美國互相在海外叫車,甚至這兩家公司還與印度Ola和東南亞的Grab合作,期望聯合國際市場來改變Uber獨大的情況。

但是隨著滴滴出行已經同意與Uber合作,甚至還收購Uber中國業務。這讓Uber可獲得滴滴出行18%的股份。由於滴滴出行擁有Lyft的股份,這表示著Uber也將成為Lyft的間接股東。此外,滴滴出行將向Uber全球業務投資10億美元,這更加深了Lyft與滴滴之間的隔閡。

現在也傳出Lyft將重新評估與滴滴合作的方案,畢竟Lyft必須在這一場變革中,找到出路。

Lyft在美國已經與Uber進行了4年的競爭。為了讓Lyft獲得更大成長空間,Lyft於2016年6月聘請Qatalyst Partners,期望這家非常擅長幫助科技公司尋找買家的公司能夠為Lyft尋找到更多資金,或者購買一些股份。

在創投資金愈來愈難以獲得的情況下,Lyft期望能夠尋找到買家繼續經營或者獲得一筆龐大資金。畢竟,Lyft仍在大幅虧損,於2015年營業虧損約3.6億美元,營收約2億美元。預計Lyft於2016年的營收將增加一倍多,約為4.5億美元,但是全年營業虧損依舊會超過2億美元。即使Lyft現在手上的資金還足夠其運作兩年之久,但是隨著滴滴出行與Uber的結盟,這對於Lyft來說,不確定因素再一次增加。

其實,Lyft於2016年獲得通用汽車(GM)投資5億美元以獲得該公司10%的股權可以看出,汽車大廠對於叫車服務對於未來事業經營更為看中,甚至這兩家公司還宣佈合作開發無人駕駛汽車,並為Lyft司機提供租車優惠。

例如,通用汽車的雪佛蘭Bolt電動車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就讓後排空間變大以吸引計程車與叫車服務。甚至通用汽車計畫2017年開始在Lyft的網路中測試無人駕駛電動計程車。

相對於Uber中國業務被滴滴出行收購之後,其不需要在為中國投入龐大資金與滴滴出行競爭,可以專心把美國市場經營的更為出色。所以對於通用汽車來說,必須考慮全資收購Lyft,或者繼續增加持股。畢竟,Uber與滴滴的合作改變市場氛圍。

近期在中國倒下的外企
 
8月1日,Uber將其中國業務出售給滴滴出行,象徵著又一家美國科技巨頭在中國市場的嚴酷競爭中舉起白旗。
 
中國的巨大市場,吸引了海外眾多科技巨頭爭相佈局,但卻少有海外大公司真正在這一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反而伴隨中國互聯網崛起之強盛時期,令許多海外互聯網公司,一家家退出中國市場:
 
2005年10月,阿里巴巴收購yahoo中國。
2009年3月,AOL第二次撤離中國市場。
2010年1月,Google宣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2011年2月,Bestbuy宣布退出中國。
2011年11月,MySpace聚友網關閉網站。
2012年4月,樂天關閉與百度合資成立的樂酷天商城。
2012年4月,eBay將易趣剝離。
2014年3月,微軟正式宣布關閉MSN聊天室。
2014年9月,Adobe關閉中國研發分公司。
2016年8月,Uber將其中國業務出售給滴滴出行。


(712字)


參考資料:

  1. Uber-Didi Tie-Up Threatens Lyft in U.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7/29

本站相關文章:
  1. 共乘新創公司Lyft市值預估達40億美元
  2. 通用與Lyft進一步合作叫車服務
  3. 谷歌推出Waze Carpool,搶車輛共乘市場
  4. 全球前兩大汽車廠商紛紛投資新創公司
  5. 通用聯合Lyft往自動車共乘目標前進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