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淺談”工業4.0”對台灣產業的影響

關鍵字:工業4.0製造業演進
瀏覽次數:5465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avid 發表於 2015年1月2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淺談”工業4.0”對台灣產業的影響
 


工業4.0(Industry 4.0)是德國的一個政府政策(Policy)。政策就是政府面對國家、產業與人民問題時,所提出的一個策略與解決方案。因此,政策也可理解為”政府的策略”。

 

從策略規劃角度論,不論是企業或政府部門,策略規劃均包含四個部分,分別為現況與問題分析、願景與目標設定、外部環境與機會及挑戰分析、策略與行動方案之擬定(包含預算與分工) 。

 

德國提出的工業4.0也是這樣的。換句話說,德國工業4.0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德國的問題,特別是產業發展上的問題。當然也包括國際競爭上的問題。

 

德國工業4.0所要解決的關鍵課題,就是德國在網際網路(Internet,互聯網)與行動互聯網(Mobile Internet)上面,遠遠落後美國的問題。因此,德國工業4.0的第一個願景與目標,就是打造”智能化的工廠” 與”智能化的供應鏈”,全面讓製造業智能化。

 

關於工業4.0的具體內容,我們以後再討論。但讀者可以將工業4.0理解成”工廠與工業體系的網路化(互聯網)與物聯網化(Internet of Things, IoT)”。

 

有人說,機器人(Robot)是工業4.0的重要課題,這是錯的。如果你對照德國工業4.0的文件,你可以發現德國將1969年PLC(可程序控制器)當成工業3.0的起始點,並且將自動化與機器人的導入視為工業3.0階段重要推展工作。但是智能機器人(Intelligent Robot)一定是工業4.0的核心。智能機器人是對比於傳統機器人,或比較不智能機器人的統稱。

 

從上述論述可以初步看出,工業4.0的發展是有時間進程的,沒有工業1.0無法進行工業2.0,當然更不會有工業3.0與4.0。要進行工業4.0,首先要先完成工業3.0的基礎工作。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國力的基礎,而機械設備製造業又是基礎中的基礎。因此,要發展工業4.0,首先也要完善一個國家的裝備製造業,或是將裝備製造業智能化。

 

若將工業4.0當成一個產業願景,那麼這個願景下,要同時具足核心製造業、裝備製造業與資通訊產業與互聯網服務業等,也就是上述四個產業要能同步發展,才有可能達成工業4.0目標。

 

對比於德國工業4.0,美國對應的概念是由GE提出的工業網路(Industrial Internet)。日本沒有那麼明顯的對應政策。台灣有提出”生產力4.0”概念。至於中國大陸的發展,在【台灣製造業注意”中國版工業4.0”來了】一文中,我們有提到中國將在2015年年中提出”中國製造2025”政策,這個政策也可視為”中國版的工業4.0”。

 

有人說,工業4.0僅是口號,這我也不同意。其實工業4.0就是一個大趨勢( Mega Trend),如同物聯網是大趨勢、智慧家居是大趨勢、行動互聯網是大趨勢與O2O是大趨勢一樣。套一句中國大陸的用語,就是一個大”風口”。

 

從大環境PLEST分析角度論,工業4.0是政策( Policy)、法律 (Legal)、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與技術(Technological)等結合的大趨勢,形成一種製造業的”超級大趨勢”。

 

工業4.0是大趨勢,是外部環境的巨大影響力。這個趨勢將產生機會與威脅,並且對於製造業來說有機會也有威脅,對於提供工廠自動化與裝備的製造業也是機會與威脅。

 

對台灣製造業廠商而言,將“工業4.0”導入到各自的企業內部的密度與程度是關鍵,因此工廠的智能化程度是需要持續進行的。

 

對於台灣的裝備製造業與自動化服務業而言,除了提供台灣製造業”工業4.0解決方案(Solution)” 外,如何將”工業4.0解決方案”外銷到美國、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等製造基地,又是裝備製造業與自動化服務業能否全球競爭與持續成長的關鍵。(1200字)

 

本網站相關連結:

  1. 台灣製造業注意”中國版工業4.0”來了

  2. 機器人時代的全球賽局-我國產業的發展契機

  3. 機器時代將帶動韓國的機器人產業

  4. 培植機器人產業新秀 工業局促八大廠商加碼贊助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