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於2015年7月底召開了第5屆「未來成長動力特別委員會」,針對未來成長動力領域之「專利分析報告」、「旗艦專案新課題」以及「2015年度下半年推動計畫」進行審查與決議。其中,未來成長動力專利分析是針對未來13項成長動力領域(如表一)的專利競爭力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韓國在專利申請數量上已與美國、日本相當,但進一步以專利引用次數作為專利品質指標分析的結果,卻發現韓國的專利品質仍有待強化。對此,韓國政府表示,之後會將政策與分析結果連結,達到專利質與量並重的發展目標。
根據韓國未來成長動力委員會發表的報告,從各國家智財局統計發現,韓國的專利申請數量和美、日、中三國相比居第三位(22.4%),僅稍低於美國(29.8%)和日本(28.8%);但進一步分析卻發現,表面上看起來韓國在智慧聯網的專利占有率是韓、美、日、中四國個家中的第一名,但專利的平均引用數卻只有5.2,遠不及美國的11.3,顯示專利的品質距離美國一大截。
雖然整體而言,韓國未來在專利品質的提升上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但是進一步分析未來13項成長動力領域可發現,穿戴式裝置、實感型內容領域是韓國的強項;但客製化保健與複合材料領域則是韓國的弱點。日後韓國政府究竟是選擇要集中資源在專利強項,保持特定領域領先優勢,或是要扶植專利弱項以求均衡發展,正考驗著韓國政府的智慧。
從另一個觀點來思考,韓國之所以能在智慧聯網與5G行動通訊領域保有高度競爭力,主要是受惠於三星電子、LG電子等國際化民間企業,以及電子通訊政策研究院(ETRI)積極申請專利。舉例來說,由於三星電子、三星SDI、LG化學以及三星電機積極投入穿戴式裝置相關技術的研發,再加上美國新創企業-Aliphcom、Osterhout、Body Media等亦聚焦於智慧手環與智慧眼鏡的布局,因而造成該領域的專利迅速成長。因此,在考量國家專利競爭仍需與民間企業攜手打造的情況下,政府在研擬國家科技政策時應結合企業能量,充份發揮資源整合與角色分工的作用,以收專利布局的綜效。
除了與先進國家的競逐以外,正在崛起的中國勢力也不容小覷,新興企業如華為、ITE和小米也紛紛加入專利大戰,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正以驚人的速度攀升中。是以,韓國政府正積極研擬未來的科技發展政策,訂定未來成長動力綜合實踐計畫,並針對細部研發計畫及預算分配等,以專利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為目標進行規劃,以期能快速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1102字;表1)
表一、未來13項成長動力領域專利現況
資料來源:Digital Daily
本網站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