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Kindle將可能成為下世代閱讀體驗代名詞

瀏覽次數:1240|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avid 發表於 2007年11月2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Kindle將可能成為下世代閱讀體驗代名詞

Amazon網路書店終於在11月29日開始販售電子書籍閱讀器Kindle,依現有營運模式評估,包括手持行動載具、3G網路連線下載(連線)、Amazon電子資料庫(8萬8千本書)與相對低廉書本單價(比實體價格低),Kindle將有機會和iPod一樣,成為新時代閱讀代名詞。關於Kindle完整規格與說明,請參考Amazon官方網站[1],關於新產品發表,可參考CNET網站介紹[2]。

根據Kyle報導,見【亞馬遜推出Kindle品牌電子書】,Kindle採用6吋軟性顯示器(電子紙,元太科技供應),解析度600x800,4層灰階;重量290克;記憶體256MB,具SD Slot擴充,包含WiFi無線網路,並可藉由CDMA 2000 1x EV-DO連上Amazon網站,其中連線費用由Amazon負擔,售價399美金。此外,網站亦報導[3],Kindle第一批貨,在6個小時內便已售罄,Amazon網站立即公告缺貨訊息,而預計下一批開始販售時間可能要延到12月3日。

從Amazon現有商業模式來看,我們認為Kindle將有機會和iPod一樣,成為新時代閱讀代名詞,iPod代表聆聽音樂,Kindle代表文字閱讀。從【Apple數位音樂產業創新三步曲】中,我們分析數位音樂與iPod成功的三大關鍵,其一數位電子資料庫,以確保電子資料來源的合法;其二,一播放載體,讓使用者可以用最簡單方式享受即時與最佳的數位內容,並以此擴展與延伸其他資訊取得;其三,一個簡易的商業交易模式,吸引消費者前往購買數位內容。對iPod而言,是單首音樂0.99美金,對Kindle而言,是低於實際書本售價的電子書籍。

若將iPod與Kindle組成元素進行比較,如表一,可以發現Kindle已經初步具備完整的組成元素,其餘議題僅在於如何經由行銷與產品發展策略(要參考iPod 不同系列產品發表與行銷推出模式),讓電子書(e-book)與電子書籍閱讀器(e-book reader)衝破技術發展之死亡之井(chasm)而已。

此外,Kindle產品能否成功也不僅在該產品現有外觀(雖然,許多評論認為該產品操作模式不佳)與價格是否具競爭力(也有許多評論,認為Eee PC也差不多400美金,但是功能確強多了)而已,尚包括產品定位(Positioning)與價值主張(Proposition),若能重新將Kindle + Amazon定位為電子文字媒體閱讀平台,並主張Kindle + Amazon可提供一簡易、可攜帶、大量的文字閱讀工具。那麼Kindle不僅將成為書籍閱讀器,也將隨著技術發展,成為報紙閱讀器、雜誌閱讀器、新聞網站閱讀器與部落格閱讀器,甚至是網頁閱讀器等。

最後,以Amazon全力發展Kindle(實體載具)趨勢來看,我們認為Amazon目標應不僅是書籍與文字媒體,畢竟以Amazon網路平台規模,那些可以夾雜其中的水平擴張(音樂即是其中之一,因為Kindle也包括3.5mm立體耳機接口,並內建喇叭),誰說不能一邊看小說,一邊聽音樂,誰說不能賣電子書籍送電子有聲書(audio book),一旦Amazon虛擬與實體結合經驗更加豐富,想必數位內容(文字、圖片、聲音與影像)將有更激烈的競爭。 (1134字;圖1;表1)

 

 

表一、 iPod 與Kindle比較

 

iPod

Kindle

內容

音樂(聲音)與影像

閱讀(文字)

公司

Apple

Amazon

數位資料庫

iTunes store

Kindle store

載具

iPod

Kindle

價格

0.99 美金

Kindle Price: 9.99美金

載體延伸

Podcast、MTV, video….

Newspaper, Blog, Magazine….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整理,2007年11月

參考資料: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