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調查公司iSuppli於2004-Mar-23日公佈2003年全球晶圓代工廠商排名,台灣的廠商就佔有4家 : 台積電、聯電、茂德、世界先進半導體,其中台積電和聯電憑藉著穩定的增長保持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目前看來,全球尚未有其他晶圓代工廠可取代他們。 中國的中芯國際首次入榜 ,該公司2003年銷售額是2002年的六倍多,是全球發展最為迅猛的代工企業。同時,該公司也憑藉著強勁的增長一舉進入iSuppli的排名榜,並佔據了第七的位置。在IC Insights的排名榜中,中芯國際排名第四。同中芯國際一樣,世界先進半導體(VIS)和上海華虹NEC電子都是第一次進入iSuppli排行榜的前十一名。
iSuppli: 2003全球晶圓代工廠排名 |
2003 rank |
2002 rank |
公司名稱 |
2003 年營收 (百萬美元) |
年成長率 |
1 |
1 |
台積電 |
5,885 |
26.1% |
2 |
2 |
聯電* |
2,739 |
27.3% |
3 |
3 |
IBM Microelectronics |
800 |
11.1% |
4 |
4 |
茂德科技ProMOS |
732 |
42.7% |
5 |
5 |
Chartered** |
728 |
50.1% |
6 |
6 |
Texas Instruments |
400 |
25.0% |
7 |
|
中芯國際 |
365 |
630.0% |
8 |
7 |
NEC Group |
350 |
10.1% |
9 |
8 |
Dongbu Anam |
285 |
9.6% |
10 |
- |
世界先進半導體 |
195 |
225.0% |
11 |
- |
上海華虹NEC |
190 |
375.0% |
Source: iSuppli, compiled by DigiTimes, March 2004. *UMC includes revenues from UMCj ** Chartered includes revenues from SMP |
IC Insights : 2003全球專業晶圓代工銷售排名 |
排名 |
公司名稱 |
2003年 (百萬美元) |
2002年營收 (百萬美元) |
年成長率 |
1 |
台積電 |
5,855 |
4,655 |
26% |
2 |
聯電 |
2,740 |
2,154 |
27% |
3 |
Chartered |
725 |
485 |
49% |
4 |
中芯國際 |
365 |
50 |
630% |
5 |
DongbuAnam |
330 |
260 |
27% |
6 |
Jazz |
185 |
160 |
16% |
7 |
華虹NEC |
170 |
150 |
13% |
8 |
SSMC |
155 |
85 |
82% |
9 |
X Fab |
127 |
100 |
27% |
10 |
先進半導體 |
125 |
90 |
39% |
11 |
華晶上華 |
120 |
80 |
50% |
12 |
Silterra |
87 |
62 |
40% |
13 |
PolarFab |
85 |
70 |
21% |
14 |
1st Silicon |
83 |
60 |
38% |
15 |
Tower |
65 |
47 |
27% |
Source: IC Insights |
幾乎同時,IC Insights也公佈「2003全球專業晶圓代工銷售排名」,稍有不同,其中IBM微電子在iSuppli排在第三位,而在IC Insights的排名榜中新加坡的CSM公司(Charter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取代了IBM微電子第三的位置。在iSuppli的排名榜中,CSM僅排在第五位,位居台灣的茂德科技(ProMOS)科技之後。
iSuppli市調數據顯示2003年全球半導體業已經復甦,銷售額比2002年增長了14.2%,達到1817億美元。預估2004年的晶圓代工市場將攀升到150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43%。 在2004年全球150億美元的代工市場上,約有25%~30%的比例為0.13微米及以下工藝技術的市場,而0.18微米工藝及以上還有約100多億美元的市場。
目前中國晶圓代工廠商雖然仍不能在產量或者製造技術上與全球對手競爭,但他們正在提高產能,預計到2007年將在全球市場佔有更大的份額。據iSuppli在其最新發佈的報告中指出,2007年中國占全球晶圓產能中的比例將由2003年的4%增長至9%。在內地企業中,中芯國際的高速擴張,尤其令人矚目,2003年擠進前十大晶圓代工廠商。2003年底,中芯國際上海三家工廠的產能已達每月近6萬片。此外在03年12月收購的摩托羅拉在天津的8英吋工廠,其產能在2萬片以上。在北京,中芯國際正在興建一條12英吋引導線和一條8英吋銅互連生產線,預計這兩條線的月產能到2005年第一季度可達5萬片。 另一家主要晶圓代工廠上海華虹NEC目前月產3萬片8吋晶圓,公司計劃今年提高至4萬片,3年內擴大月產能至8-10萬片。此外,宏力半導體也於去年第三季度開始試產,目前月產能達到1萬片。而建在長三角地區的另一家8英吋工廠---蘇州和艦科技目前的月產能為1萬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