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RPX:中國專利訴訟趨勢、原告勝訴高達84%且90%發禁令

瀏覽次數:6593|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May 發表於 2018年10月1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近年來,中國專利訴訟的案件急劇增加,正如市場所在,訴訟隨之而至。本篇文章摘自RPX報導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Patent Litigation一文,讓我們一窺中國專利智財糾紛的執行情況,從案件的類型、案件的結果以及這些案件中的補救措施可能帶來的風險。

在這篇文章中,討論了中國訴訟數據中出現的趨勢,重點關注中國法院案件的構成以及勝率和補救措施。RPX統計從2006年到現在(2018/10)所結案的案件,涵蓋了大約21,000個案例,RPX分析結果,重點如下。

案件、管轄法院和產業市場分析

從近12年以來,中國專利訴訟的數量幾乎增加了兩倍,每年結案的案件,從2000年代中期近1000起,到2016年的近3,000起案件,16年間呈現3倍成長。

2017年和2018年的下降,如下圖1所示,可能主要是由於中國訴訟數據報告的統計出現一些限制:對於未決定、被撤銷和已解決案件的信息,這些案件並不會立即被公開,因而統計受到影響。因此,隨著時間慢慢公開案件,所以2017年和2018年的總數可能還會再增加。

圖1:中國專利訴訟--按年度結案的案例
 
Source: RPX, 2018
注:近年2017-2018報告限制影響,訴訟總數可能會上升。

中國專利訴訟的提告法院分佈與人口集中有密切相關,這個與美國的有些不同,中國沒有相當於東德州法院的盛況。下面的圖2顯示,中國的訴訟一直集中在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特別是北京,山東,江蘇,上海,浙江和廣東等省。而且,漸漸從沿海城市擴及內陸發展的趨勢。

即使中國於2014年底開始,在北京、上海和廣州設立專門的知識產權法院以及在其他地區設立知識產權法庭之後,因而分散了法院的集中度問題。這些知識產權法院擁有審理一審專利案件的專屬管轄權。

中國專利訴訟主要集中在工業和製造業領域,共佔四分之三以上的案例。行動通信,網絡,媒體內容和分發等市場領域在中國案例中很少見,儘管在美國專利訴訟中佔很大比例。

圖2:產業市場結案的訴訟案件(案例2006-2018)
 
​Source: RPX, 2018

類似於美國的地方法院案件,中國的一審程序是在人民法院(或者在一個存在的省份,一個獨立的知識產權法院或知識產權法庭)提起的。二審是對法院首先作出的決定的上訴。二審程序通常在高級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提起。

一般來說,超過20%的訴訟案件在進入二審訴訟時,就會終止,然而,近年來增加到近30%。

 
審理結果和補救措施

原告贏得勝訴的比率逐漸提高,且在2017年高達84%,而被告只有大約20%案件會取得“乾淨的勝利”(所有主張專利和索賠的勝利)。大約20-30%的案件涉及混合結果(通常涉及多個專利或索賠的問題)。

圖3:取得勝訴結果的分析
 
​Source: RPX, 2018

雖然自2006年以來,結案的案件中有一半以上至少會取得一些損害賠償金,但這些賠償金通常非常低,絕大多數賠償金額達到10萬美元或更低,很少有案件導致損失超過100萬美元,其中只有一起案件的賠償額超過1000萬美元。

因此,外國公司在中國提起訴訟的主要成本費用可能就是訴訟費用及解決禁令的風險,因為損害賠償金額並不高。

雖然與美國相比,中國專利訴訟中的損害賠償率較低,但禁令發出率卻相當高。當原告勝訴時(無論是直接判決還是混合判決),超過90%的案件都會發出禁制令。

儘管禁制令的確定因素與美國相似(原告要求證明成功的可能性,但如果沒有禁令,它將遭受無法彌補的傷害,並且禁令不是針對公共利益),禁制令似乎在中國更加容易地被應用。這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美國法院一般對禁令的要求持懷疑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法院的禁令不僅阻止了專利於中國境內實施,而且還阻止了專利物品的出口。因此,雖然損害賠償金通常較低,但禁令所帶來的風險很大。理論上,強制救濟所帶來威脅,反而可能槓桿使案件進入和解增加。

除了損害賠償和禁令之外,中國法院還有權強迫被告發表道歉,但這種情況只發生在不到5%的案件中。

圖4:原告勝訴的禁令(案件統計自2006~2018年)

​Source: RPX, 2018
 
了解中國專利訴訟的動態,可以幫助企業在面對中國案件時降低成本並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隨著每年的案件數量穩步上升,了解禁令的風險和典型的損害賠償範圍使公司能夠制定優勢競爭的戰略。

iKnow觀點與結語
RPX藉由強大資料庫進行以上分析,然而,中國政府推動經濟改革是結合智慧財產戰略的,也就是說追趕歐美先進技術,中國政府是有戰略的,一手拿棒子(棒打外企),一手養目標企業(華為、紫光等等)。所以,統計得出原告勝訴高達84%,然而宜再深入了解原告或被告的公司背景是否來自中國企業。根據本網站觀察,目前,勝訴方許多是中國企業,例如:深圳敦駿科技有限公司 v. 三星電子案、華為 v. 三星案。至於,賠償金部分,目前中國法院判賠金額偏低,但是已有逐漸升高的趨勢。(1480字;圖7)


參考資料: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Patent Litigation. RPX Insights, 2018/10/4. 
Chinese Patent Litigation: A Comparative Overview. RP Insights, 2018/9/11.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