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部能源局分析95年1-10月國內能源供需概況指出,本期能源消費量較上年同期增加2.2%,能源供給亦增加2.7%。 |
|
據能源局統計,本年1-10月能源消費量達9,155萬公秉油當量,其中工業部門占57.1%居冠,運輸15.3%次之,住宅12.1%,其他部門6.3%,商業6.2%,農業1.2%;非能源消費則占1.8%。
就各部門成長狀況而言,工業部門消費成長3.0%,其中電子業受惠於Vista效應、大尺寸LCD面板需求上揚及PC面板市況回春,帶動相關電子零組件之增產,能源消費較上年同期增加10.4%;鋼鐵業則受國內高科技電子廠擴建及公共工程趕工效應浮現,加上中東市場對建築鋼材之需求激增影響,不銹鋼品產量持續攀升,能源消費增加5.7%;化學材料製造業因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滑落,下游客戶預期石化原料行情亦將走軟而縮減買盤,加以台塑化煉油廠持續歲修,致部分下游業者亦停車檢修減產以去化庫存,抵銷上半年產出成長效果,能源消費僅增加2.9%;石油煉製業由於本年油品出口需求減少,加以受高油價因素衝擊,各產業調整燃料使用種類,油品內需亦受衝擊,原油煉量減少3.1%,能源消費減少4.9%。此外,運輸部門能源消費成長1.9%;住宅部門成長0.8%;商業部門成長2.5%;其他部門成長3.0%;農業部門衰退22.7%。非能源消費(指潤滑油、柏油及溶劑油)則增加7.4%。
本期能源供給量為11,546萬公秉油當量,依個別能源占總供給之比重分析,以石油占50.9%最高,煤及產品占32.1%居次,其次分別為天然氣(含液化天然氣)占8.4%,核能發電占7.1%,水力發電占1.5%。其中,占能源供給比重達98.2%的進口能源增加2.8%,自產能源僅占1.8%,減少4.8%。
進口能源中,石油產品因國內需求持續暢旺,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加41.4%,原油則因年初及年底部分煉油廠歲修,進口量減少2.9%;而原料煤減少5.6%,燃料煤增加3.2%;液化天然氣因發電需求提高,進口量增加8.2%,核能發電則減少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