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發展碳捕捉與封存技術,減少CO2排放

關鍵字:碳捕捉封存技術CO2排放
瀏覽次數:2762|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發表於 2012年10月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溫室效應,促使地球暖化,造成全球氣候變遷。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組織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的報告,過去100年全球地表溫度平均每10年增加0.074℃,而最近50年速度快了將近一倍,達到每10年0.13°C。氣溫上升嚴重衝擊人類生活與自然生態,為了避免全球暖化帶來嚴重的災難,人類必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在2100年之前全球溫度上升不超過攝氏2度的目標。


根據世界能源總署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規劃的減碳情境,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必須從570億噸減為140億噸,能源效率、再生能源、核能發電、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等科技,將扮演重要的腳色。其中碳捕捉與封存的貢獻將近2成(19%),超過再生能源(17%)和核能發電(6%)。

所謂「碳捕捉和封存」就是針對二氧化碳排放源(如發電廠、石化廠、鋼鐵廠等)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加以捕捉、運送後注入地下水層、舊油氣田等地下構造,藉由地層之封閉與吸附,予以長期封存,以解決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根據IEA的CCS技術發展藍圖推估,2020年全球採用CCS封存二氧化碳的計畫會達到100個,2020之後成長速度加快,到2050年增加為3400個。在2015年之前,CCS的發展以工業先進國家為主,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占72%,到2050年會普及到全世界,非OECD國家達65%(如圖一)。

台灣陸上地質構造及海域鹽水層都具備二氧化碳儲存潛力,根據能源國家型淨煤主軸計畫推估,全台17處潛在封存場址的封存量可以達到150億噸,具備發展CCS的地質條件。經濟部、國科會、環保署都非常重視,已投入許多資源從事研發與小規模試驗。預期技術研發會帶動成本下降,碳捕捉與封存將成為我國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技術選項。

圖一 2010~2050全球CCS發展情境預測

energy_12_006.gif

資料來源:IEA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