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國際貿易保護浪潮日益高漲之下,市場競爭藉由智慧財產權為訴訟手段,甚而成為排擠競爭對手的合法武器,並且它將成為今後國際競爭的一種常態。維護智財權不是目的,打壓競爭對手才是實質目的。
據有關研究和統計,隨著全球生產總值的高速增長,其中智慧財產權的貢獻比率已經由1982年38%上升到2000年85%以上;全世界前8大的創新型國家(美、日、德、韓、台灣、加、英、法)擁有全球90%以上的發明專利;以智慧財產權為核心的無形資產對全球500強企業發展的貢獻率達81%。
圖一、美國企業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市場價值的比率

Source: Baruch Lev (Brookings Institution and New York Univ) as cited by Jurgen Daum(SAP), 2001
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2009年一年的全球IP市場價值達1734億美金 (智慧財產IP價值係依據Balance of Payments and Receipts(BOP),所包括權利金、商標、品牌費用收入支出)。統計我國台灣於2010年海外智財BOP支出費用約49億美金(約1500億台幣),相較2009年成長40%,而海外智財BOP收入費用約4億美金,這兩者收入與支出的比率(可視為技術輸出/輸入比率)為0.08,代表我國企業支付海外知識產權權利金、訴訟賠償金、商標、品牌費用等支出正呈現大幅提高狀態;反映出我國企業賺來的營收須支付出智財權利金的水位逐漸拉高。雖然,我國擁有美國發明專利2009年達6642項專利,世界排名第五,這也反映出我國擁有眾多專利,但是核心或重要專利卻不足的現象。還有,在高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任何產業裡排名前三大才有飯吃,前兩大才有錢賺,高科技產業競爭擁有核心技術是基礎要件,能活用智財權策略更甚於擁有技術。(549字;圖2)
圖二、台灣企業海外權利金、商標費用收入支出

後續追蹤報導:
台灣企業海外權利金、商標費用收入支出
--2011年支出達58億美金

統計我國台灣於2011年海外智財BOP支出費用高達58億美金(約1740億台幣),相較2010年支出49億成長17%,而海外智財BOP收入費用約7.78億美金,這兩者收入與支出的比率(可視為技術輸出/輸入比率)為0.13,相較2010年的技術比0.09,逐漸擴大,反映出我國企業賺來的營收須支付出智財權利金的水位逐漸拉高。 (2012/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