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智慧財產的戰術與戰略(八)- 研發構想與專利布局

瀏覽次數:3060|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avid 發表於 2008年7月10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周延鵬律師《一堂課2000億:智慧財產的戰略及戰術》[1]第22篇(第63頁)談到「建構產業結構連結的智慧財產環境」,並提出如圖一之研發構想與專利布局模式。相關內容值得進一步討論。

研發構想與專利布局模型中包括兩類分析,分別為整體產業觀點分析與企業觀點分析,而對應之細項工具(Toolbox)包括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技術結構與產品結構等,相關內容可參考【商品化、產業化與專利佈局思考】系列文章討論。分析流程包括輸入研發構想、進行產業觀點分析、決定並執行研發項目、進行企業觀點分析、決定並執行智慧財產佈署。最後,為決定並執行營運模式與策略等。

圖一、研發構想與專利布局

圖二、研發構想專利化流程

如果,進一步補充「研發構想專利化流程」,可得圖二架構。基本上,研發構想專利化流程」尚需包括四個選擇與決定邏輯,分別為:研發構想提出邏輯與方法、決定研發項目邏輯與方法、決定智權佈署邏輯與方法與決定營運模式邏輯與方法等。換言之,研發流程除先規劃流程外,尚須包括提出構想、決定題目、決定智權布局與決定營運模式等決策程序(Decision Making)。

決策是一個複雜動作,如何決策也是企業經營者應重視的重要理性管理手段。決策除可依《新版問題分析與決策》一書所介紹之九個步驟,包括:

  1. 決策聲明;
  2. 發展目標;
  3. 將目標區分為「必要(Must)」與「想要(Want)」目標;
  4. 對「想要」目標予以加權;
  5. 產生可選擇方案;
  6. 運用「必要」目標來篩選可選擇方案;
  7. 運用「想要」目標來比較可選擇方案;
  8. 找出不利的後果;
  9. 做最好、最平衡的選擇

還可以,參考【決策、決策體系與理性決策分析】一文討論,或可參考產品選擇模型與技術選擇模型等實際案例經驗,包括【奈米技術產業化之策略性思維】所介紹之TPP矩陣(Technology Portfolio Planning)、【大前研一PPM事業矩陣與標準策略】所介紹之PPM事業矩陣(Product Portfolio Management, Business Matrix)、【BCG矩陣與產品佈局思考】所介紹之BCG矩陣(BCG Growth-Share Matrix)等。此外。除上理性決策過程外,經營者以其豐富閱歷加上直覺及洞察力(intuition)所決定方案,也是企業決策過程不可或缺部分。結合理性與直覺,才是企業決策較佳模式。

最後,圖一與圖二提供給研發計畫規劃人員一個極佳理性規劃工具,要想投入任一技術開發計畫前,若能兼具各種面向之分析與考量,加上一理性決策過程,那麼研發投入的風險將可大幅降低,而研發成果所衍生價值也將獲得大幅提升。

(1050字;圖2)

參考資料:

  1. 周延鵬 (2006)。《虎與狐的智慧力-智慧資源規劃九把金鑰》。天下文化出版社,2006 年3月。
  2. 周延鵬 (2006)。《一堂課2000億:智慧財產的戰略及戰術》。工商財經數位,2006年11月。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