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專利家族
所謂的專利家族( Patent Family )包括兩種,其一為狹義專利家族,另一為廣義專利家族。狹義的專利家族為一件專利在不同國家申請的集合,例如我們先在台灣申請一件專利,之後判斷相關技術或是產品可能行銷到其他國家,而想要取得該技術創造在該國排他的權利,因此便前往該國(例如美國、大陸與日本)申請專利。因此,相同專利發明內容(通常是以 claims 的判斷為主),在不同國家申請的組合即稱為狹義專利家族。廣義專利家族為一件專利後續衍生的不同申請案,包括分割案( Division )、連續案( Continuation )與部分連續案( Continuation in Part, CIP )等。也就是同一技術發明(通常指 claim 所揭露的內容)揭露後,後續所持續衍生的不同的專利申請情況(其他不同保護範圍的 claims ),因此同一技術創造後續所衍生其他發明,加上相關專利在其他國家所申請的專利組合,即是廣義的專利家族。
一般而言,狹義的專利家族在該國所主張的專利申請範圍( claim )均為相同(有非常多例外,其一原因為各國審查基準均不同,其二原因為語言轉換 - 翻譯問題)。而連續申請案或是部分連續案的專利申請範圍與原始專利( fundamental patent )有所不同,也就是說連續申請案就是在原本相關發明中,由於持續的研究發展 ” 又發現了 ” 原本已經申請所未涵蓋的技術內容,因此藉由新連續案的申請擴張原有保護的範圍。
表一 US 5650958「Magnetic tunnel junctions with controlled magnetic response」之專利家族 |
CC
|
Pat. No.
|
Kind
|
Pat. Date
|
Title
|
DE
|
69923244
|
C0
|
2005.02.24
|
Magnetoresistiven speicheranordnungen
|
EP
|
936624
|
A2
|
1999.08.18
|
Magnetoresistive memory devices
|
EP
|
936624
|
A3
|
1999.08.18
|
Magnetoresistive memory devices
|
EP
|
936624
|
B1
|
2005.01.19
|
Magnetoresistive memory devices
|
JP
|
3277144
|
B2
|
2002.02.08
|
-
|
JP
|
3368224
|
B2
|
2002.11.08
|
-
|
JP
|
3411177
|
B2
|
2003.03.20
|
-
|
JP
|
1998-004227
|
A
|
1998.01.06
|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capable of control magnetic response
|
JP
|
1998-190090
|
A
|
1998.07.21
|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element, junction memory cell, and junction magnetic field sensor
|
JP
|
1999-288585
|
A
|
1999.10.19
|
Incomplete overlap magnetic ram cell
|
KR
|
280558
|
B1
|
2000.11.10
|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device with nonferromagnetic interface layer for improved magnetic field response
|
KR
|
333208
|
B1
|
2002.04.08
|
Limiting magnetoresistive electrical interaction to a preferred portion of a changeable magnetic region in magnetic devices
|
KR
|
1998-0041892
|
A
|
1998.08.17
|
-
|
KR
|
1999-0072260
|
A
|
1999.09.27
|
Limiting magnetoresistive electrical interaction to a preferred portion of a changeable magnetic region in magnetic devices
|
US
|
5650958
|
|
1997.07.22
|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s with controlled magnetic response
|
US
|
5764567
|
|
1998.06.09
|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device with nonferromagnetic interface layer for improved magnetic field response
|
US
|
5841692
|
|
1998.11.24
|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device with antiferromagnetically coupled pinned layer
|
US
|
6452764
|
B1
|
2002.09.17
|
Limiting magnetoresistive electrical interaction to a preferred portion of a magnetic region in magnetic devices
|
US
|
6590750
|
B1
|
2003.07.08
|
Limiting magnetoresistive electrical interaction to a preferred portion of a magnetic region in magnetic devices
|
US
|
20010040778
|
A1
|
2001.11.15
|
Limiting magnetoresistive electrical interaction to a preferred portion of a magnetic region in magnetic devices
|
Source: WIPS
|
專利家族在各國所主張權利範圍的差異
理論上,狹義專利家族在不同國家所主張的權利範圍應該相同,但是實務上專利申請範圍是一種國家(由專利審查官代表)與專利權人所進行一系列討價還價後的產物,因此各國所允許的的專利申請範圍可能有所差異。例如在文【錸寶與悠景 OLED 侵權爭議後續探討三:審查官審查意見與前案尋找策略】中,我們便發現錸寶科技 TW581991 與 US6803718 ,雖屬同一專利家族,但是其專利申請範圍是不同的。此外,專利申請因為牽涉到不同語言的使用,例如在台灣使用繁體中文,美國使用英文,因此在語言轉換上(翻譯上)也常見有許多的誤差,例如文【胸罩也有專利保護?黛安芬「一片胸罩」侵權爭議糾紛】中,我們便發現維珍妮國際有限公司在台灣與美國所申請之專利,其專利申請範圍在台灣專利與美國專利顯有出入。上述兩個例子告訴我們,專利家族的判斷只是第一步,由於語言的翻譯與各國審查結果的差異,基本上同一專利家族的不同專利在各國所保護的範圍是有差異的,因此進行細部專利佈局判斷或是法律狀態查核時需要進一步仔細區分。
專利家族資料建立不易
由於一個相同專利到哪些國家申請均屬於公司內部資料,一般資料庫並無法很輕易的顯示這些專利家族的關係(除非有一個資料庫同時掌握全球各國專利資料庫)。舉例而言,台灣與中國大陸並沒有優先權相關的協定關係,台灣也非 WIPO 的成員,因此台灣與大陸的專利組合通常需要藉助其他國家的申請案以建立連結關係。舉例而言,有一個專利先在台灣申請,之後過了一小段時間,經過適當的語言轉換先到大陸申請。由於台灣與美國享有國際優先權的合約關係,因此專利權人第 12 個月的時候,又到美國申請專利。如果只是一件專利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申請,一般資料庫均不易判斷這兩件專利屬於同一專利家族(說明書內不會表明),然而,由於該專利最後也到美國申請,所以最後此專利家族的關係可能最後就是藉著同一專利權人(公司名)與美國的專利申請關係,建立起原來此三個專利是同一專利家族。上述例子主要的目的在於說明要建立起完整的專利家族關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一個單一資料庫是無法涵蓋全世界所有國家的,並且就算是主要工業國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專利家族資料庫
一般而言,現有查閱專利家族的方法為利用 INPADOC 資料庫。該專利資料庫為歐盟所建立的專利書目資料庫,特點除建立主要工業國家的專利家族資訊外,尚包括這些相關專利的法律狀態( legal status )。然而,由於該資料相關資料更新速度仍有落差(將各國原始資料庫彙整到同一個 INPADOC 內),因此使用上仍有一些小缺憾。以現有整合性查詢資料庫 WIPS 與 Delphion 而言,其功能幾乎均已經將 INPADOC 整合進入,例如 Delphion 的專利家族即是建構在 INPADOC 之上。以 WIPS 專利資料庫而言,因為該資料庫涵蓋韓國與中國大陸即時資料,因此 WIPS 在 INPADOC 資料庫基礎之上,推出 WIPS family 概念,其示意圖如圖一所示。換句話說, WIPS family 的藉由 WIPS 所整合的其他各國即時專利資料,提供使用者一個更加快速獲取全球專利家族的資訊。
專利家族範例說明
我們以 IBM 之 MRAM (磁性記憶體)之關鍵專利 US 5650958說明,其中該專利為IBM在1996年3月18日所申請的MRAM關鍵專利,專利名稱為「Magnetic tunnel junctions with controlled magnetic response」。根據WIPS的專利家族(WIPS Family),該專利之廣義專利家族統計如表一所示,分別在美國、日本、歐盟與韓國等地進行申請。在美國所進行的後續申請案包括五件(不含本件專利),其中四件已經核准,一件申請中。而這些已經核准的專利家族關係(美國)如圖二所示(本資料直接由WIPS取出),其中綠色線代表連續案,藍色代表部分連續案,例如US6452764分別為US6590750之連續案、US5650958的部分連續案與US5764567的部分連續案。
專利家族資訊應用與注意事項
專利家族的資訊可應用於許多場所,例如專利家族可用於瞭解特定公司潛在布局市場(專利為屬地主義),其次專利家族資訊也可用於了解一個專利的價值,因為專利的申請與維護費用極高,因此若不是重要專利,企業也不會花費鉅額金錢進行全球布局。最後專利家族與該專利的價值影響巨大,因為當進行專利權授權與買賣時,若是該專利布局狀態已經遍及各國,那麼對該技術有興趣的公司多半願意付出較高金額購買該專利。
最後,由實務分析上我們發現由於語言的轉換與申請權利範圍撰寫的不良,許多優良的創造發明並未取得對等的權利範圍保障,因此該專利的價值銳減。因此,在使用與剖析專利家族資訊時,不可忽略實際上的各篇專利之申請權利範圍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