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晶元光電對ITC之最終裁決向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上訴結果

瀏覽次數:1300|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劉尚志教授團隊 發表於 2009年6月9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專利權人Philips Lumileds Lighting Company (以下簡稱Philips Lumileds)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ITC)提出為保護其US 5,008,718專利,要求禁止特定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產品進入美國從事進口銷售,或從事一切有關販賣的行為。ITC經過調查做出最終裁決(Final Determination),認定台灣製造商晶元光電(Epistar Corporation)侵害了Philips Lumileds的專利,並且發出限制性排除令(Limited Exclusion Order: LEO)。禁止下游製造商所生產的LED產品進口,不論是製造商或是進口商皆在禁止之列。晶元光電不服ITC所做出之判決,因此向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請求司法審查,見表一。

表一、晶元光電對Philips Lumileds專利訴訟案提出上訴

 

判決日期

2009年5月22日

上訴人(Appellant)

EPISTAR CORPORATION (晶元光電)

被上訴人 (Appellee)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

參加人 (Intervenor)

Philips Lumileds Lighting Company, LLC,

地點

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ederal Circuit (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

檔案編號 (Docket)

2007-1457

案號

337-TA-556 (提訴日期:2005年12月8日)

系爭專利

US 5,008,718
Light-emitting diode with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window  

爭議議題

Patent owner, Philips Lumileds Lighting Company, filed suit in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ITC) to prevent importation of certain high-brightness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s) and products into United States due to infringement of claims of patent. ITC found that foreign manufacturer infringed patent and issued limited exclusion order (LEO) prohibiting importation of manufacturer's downstream LED products, regardless of manufacturer or importer of those products. Manufacturer, EPISTAR CORPORATION, petitioned for judicial review.

Source: 鄭猷超,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09/06。

表二、系爭專利

 

Publication Title Assignee Pub. Date Filed Priority IPC Code
US5008718  Light-emitting diode with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window FLETCHER ROBERT M  1991-04-16   1989-12-18   1989-12-18  H01L 33/00

表三、被告公司之相關產品與型號

 

公司

產品型號

UEC

MB, GB, OMA

EPISTAR

MB II, GB II, OMA II

Source: 鄭猷超,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09/06。

表四、US 5,008,718 專利權轉讓情況

 

授權日期

受讓人(Assignee)

讓與人(Assignor)

1990.10.2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CORP OF CA PALO ALTO CALIFORNIA

FLETCHER, ROBERT M.
KUO, CHIHPING
OSENTOWSKI, TIMOTHY D.
ROBBINS, VIRGINIA M

1998.5.2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CORP. OF DELAWARE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CORP OF CA PALO ALTO CALIFORNIA

2000.5.20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CORP. OF DELAWARE

2000.9.6

LUMILEDS LIGHTING,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Source: 鄭猷超,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09/06。

2009年5月22日CAFC的判決為:

  • EPISTAR的產品落入侵權範圍(affirmed-in-part)。
  • 但是改判(reverse-in-part)了EPISTAR不得挑戰專利有效性的決定。 ITC原先禁止Epistar挑戰718專利無效的決定。
  • 對於ITC所頒布的LEO範圍延伸至未提及的第三方下游產品製造商,要求重新考慮此LEO的範圍與適用性,發回ITC重新審查(Remanded)。

一、United Epitaxy、Epistar 與 Philips Lumileds公司簡介

國聯光電(United Epitaxy Company: UEC)與本案件上訴人晶元光電皆為生產LED產品的製造商。2005年12月30日,晶元光電公司出資併購United Epitaxy公司,以晶元光電公司(Epistar)為合併後之存續公司,並且接收所有UEC之權利與相關義務。

而Philips Lumileds是全球知名的日常照明LED供應商,由豐田合成與飛利浦旗下子公司Lumileds照明公司合資,並在LED照明市場取得領先地位。

二、訴訟紀錄與協議

在國聯光電未被晶元光電併購之前,雙方與Philips Lumileds皆有專利訴訟的紀錄,也都分別和該公司達成和解。

(一)國聯光電(United Epitaxy Company)

1999年的United Epitaxy Co. v. Hewlett–Packard Co.一案中,Philips Lumileds於北加州聯邦地院(Northern District of California) 控告UEC侵害’718號專利,同時UEC也對Philips Lumileds公司之’718號的專利有效性提出舉發與抗辯。但在2001年6月聯邦地院判決指出,’718號專利並無不正當行為(inequitable conduct)而導致之不可執行性(Unenforceable),專利範圍也非先前技術可預見(anticipated)。換言之,該專利依然有效與可執行。

因此,2001年8月30日Philips Lumileds與 UEC公司達成並簽署和解協議,協議中提及Philips Lumileds授權UEC製造、銷售與進口LEDs產品。而UEC則承諾其自身和其繼任者(successor)不會再去挑戰’718號專利的有效性。

(二) 晶元光電(Epistar Corporation)

Philips Lumileds於2003年1月於2004年7月間對晶元光電提起訴訟,最後雙方達成協議,晶元光電支付一次性權利金(Lump-Sum Payment)給予Philips Lumileds,幾乎達UEC支付的兩倍。根據雙方協議,晶元光電承諾對於被授權的產品不去挑戰’718號專利的有效性;但是,如果未來Philips Lumileds對於晶元光電提起訴訟,則晶元光電仍保留挑戰專利有效性的權利。此外,該協議並沒有對未授權的產品有所限制,也就保留了晶元光電對於’718號專利有效性的挑戰權利。

三、ITC判決

Philips Lumileds於2005年4月11日向ITC對晶元光電提起訴訟,要求保護高亮度(high-brightness) LEDs與其專利。其主因是晶元光電公司侵犯了‘718號專利的第一項substrate 與第六項transparent window layer請求項範圍。ITC於2005年12月8日完成調查報告(案件編號:337-TA-556),認為晶元光電確實侵犯了Philips Lumileds的專利範圍,被告公司之相關產品與型號,見表三。

四、爭議點分析

Philips Lumileds主張晶元光電於EPISTAR-UEC有關的產品不得主張’718號專利的無效性,由於:

  1. 晶元光電必須遵守之前UEC與Philips Lumileds訂定的協議。
  2. 該協議之適用範圍也應擴及晶元光電其他相關產品

2006年4月13日 ITC的行政法官(Administrative Law Judge; ALJ) Sidney Harris做出維持UEC-Lumileds的之前協議,並擴及晶元光電以及其生產之產品。換言之,根據ITC的認定,晶元光電必須遵守UEC與Lumileds之前的簽訂的協議,放棄挑戰’718專利的權益。

但是此項判決,似乎忽視了Philips Lumileds與Epistar單獨簽訂的協議,該協議依然保留了晶元光電挑戰’718號專利權有效性的法律權益。根據該協議,一旦Philips Lumileds對於晶元光電公司提起訴訟,Epistar就可以對’718號專利的有效性提起挑戰。因此要求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推翻(Reverse)ITC所做出之判決。

五、專利有效性之預測

根據718專利的移轉紀錄,見表四,在1999年United Epitaxy Co. v. Hewlett-Packard Co.一案中,UEC就曾經對於該’718號專利的有效性提出簡易裁決(Summary Judgment),最後經由Northern District of California的法官Claudia Wilken認定其實施專利的行為並非不正當行為(inequitable conduct),也無anticipated(可預見性)或是不可執行(Unenforceable)的問題。換言之,該專利依然有效與可以實施。上訴人必須提出關鍵性的證據,才有機會成功挑戰專利的有效性。

Philips Lumileds所擁有的718專利面臨專利有效期限(2009年12月18日) 即將到期問題,從時間上來看,對Epistar是有利的。

(1884字,表:4)

參考資料:USITC (2009)。ITC INSTITUTES SECTION 337 INVESTIGATION 。上網日期:2009年6月01日,取自:http://www.usitc.gov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