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商業司
發佈日期:2007/06/27
日前行政院已核定「創新台灣品牌商圈四年計畫」,97年起持續輔導各商圈的經營發展轉型為優質觀光消費模式,吸引國內外遊客,活化當地的商業環境。藉由官方資源、輔導團隊與在地商圈共同努力,多一點用心、堅持與創新,讓遭受百貨量販通路擠壓的商圈,開創出另一番新格局。
本計畫係延續「商店街開發推動計畫」及「塑造形象商圈計畫」(84-87年)、「改善商業環境五年計畫」(88-92年)、「活化地方商業環境中程計畫」(93~96年),計畫自97執行至100年,策略以導入遊程元素,整合多處具有鮮明主題意象、獨特性之商圈,塑造品牌意象,行銷推廣「品牌商圈」,期能走向國際,進而回饋地方。換言之,以永續經營的機制建立產業的獨特性與特色,形塑核心產品競爭力,從產品加值與強化通路。
商圈輔導的目的即為營造地方的商業環境,使原本單打獨鬥、互相競爭的店家,在參與商圈計畫後,接受新觀念,輔導街區民眾成立街區繁榮推動組織,並致力商店街街道景觀重塑的工作,提升商店競爭優勢,開創城鄉發展魅力。未來朝向品牌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也是商圈不能逃避的下一步,因此,創造差異化特色是拉開彼此競爭差距的關鍵。
計畫的推動方將以中央激勵引領整合發展、地方商圈振興躍進二大主軸進行,並以商圈大賞競賽作為計畫成果之展現。至於中央激勵引領整合發展計晝,乃以商圈位置結合遊程,整合在地資源作為行銷主題,即透過品牌的形成及建立,創造出品牌資產和建立消費者之品牌忠誠度,達到「品牌」之意涵及區隔化,將商圈之特色具象化,帶動在地關聯產業之周邊效益。同時為避免品牌商圈進階提升過程中,部分資源潛力有限、品牌建立艱困商圈持續弱化,藉由中央引導地方政府協助執行地方商圈振興躍進計畫,以期儘速提升接軌,中央僅就政策面加以督導,持續移轉相關經驗,逐步達成在地商圈永續發展的地方自治目標。
本計畫願景將是以創新台灣品牌商圈新主題,強調化多元面向體驗消費,行銷台灣多樣化風貌,同時亦整合商圈,結合地方特色活動及民間資源,支撐弱勢地區商業發展之基調,提昇價值創新消費商品,引進人流,促進商流,創造金流,另一方面培育商業經管人才及組織,提升經營視野,創造服務鄉里之工作機會,延續商圈計畫的價值,讓在地找到經濟生機,讓來訪的國內外遊客都能感受到台灣土地的真情與美麗。
新聞發言人:高副司長靜遠 分機:323
聯 絡 人:謝季芳 分機: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