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的新書「創新者的思考:看見生意與創意的源頭」說所謂的創新即是「凡是在所有經營領域中未曾有過的思考方法或做法,皆可納入創新的範疇。」,Wikipedia也定義「所謂的創新即是經由引進新事物,進而改變舊有事物的程序,並且創新通常會增加價值(add value)」。那麼何謂創新(innovation)?創新元素(element)又包含哪些呢?
創新的定義
一般人通常會將創新、創意(creativity)、發明(invent)與發現(discovery)等混淆,其實創新的最基本想法就是「新的事物(有形物體)或是新的創意(無形點子)創造價值的過程(process)」。一個簡單的比喻就是「將創意變成新台幣」換句話說,創新的組成元素中,第一個要有的就是有新的元素或是新的東西,第二個就是要能創造價值,而最基本的價值就是商業價值。
創新元素表
表一、 創新元素表 |
|
技術推力 |
|
小創意 |
大創意 |
市場拉力 |
價值低 |
A:工程改良 |
B:基礎科學發現 |
價值高 |
C:新營運方法 |
D:具專利保護的發明 |
Source :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科技產業資訊室 , 2006/05 |
從上述基本定義,我們可以將創新元素整理成表一。表一中”小創意”即是在過去的基礎上所持續努力與最佳化的結果;”大創意”可以當成歷史上第一次的發現或是應用。”價值低”表示表示市場接受度較低,或是較小眾的市場需求;而”價值高”即表示具高市場佔有率或是高市場拉力等。根據創意大小與價值高低,我們可以初步將表一區分為四個現象,並在四個象限中以一簡單實例表示。
需要說明,創新元素表的的區分僅為示意,並未有嚴謹的定義。例如,我們認為多數的工程改良即是屬於小創意價值低的創新,而基礎科學發現雖然創意極高,但是並未經過商業化過程,因此通常價值不高或是價值並未充分展現。此外,我們認為,許多新的電子商務營運模式雖然知識含量並未太高(只是充分使用工具而已),但是由於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因此具極高商業價值。最後,若是部分基礎研究得以將其申請專利保護,那麼隨著時間的進展極有可能創造高價值,因此具專利保護的基礎發明通常大發明有具有極高商業利益。
創新的種類
Widipedia列舉不少創新的種類,包括產品創新(Product innovation)、流程創新(Process innovation)、行銷創新(Marketing innovation)、組織創新(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商業模式創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與金融創新(Financial innovation)等。這些不同創新種類又可分為兩種,其一為漸進式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另一為突變式創新(Radical innovation),其中漸進式表示創新乃是連續或是持續改變的,而突變式創新即是不連續的或是具有顛覆性的。
我們認為,如果由智慧資本與企業營運角度來看創新模式,則企業營運的十大領域皆有創新空間,包括生產製造、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研究開發、財務會計、授權移轉、租稅環境、投資業務、商業模式與資訊網路等。換句話說,就算只是一個小改變,只要能夠創造利潤或是降低成本(兩者均是創造價值),都算是創新,因此創新無法不在。
創新的積極意義
由上面說明可以看出,創新不難也無所不在,端賴有心者持續思考與挑戰現狀。換句話說說,創新的積極意義就是勇於改變現狀,接收改變與接受變動的可能性就有創新的機會。最後回到原點,創新與創意還是不同,如果無法產生價值,或是創意的結果是降低整體價值,那麼就不算是創新。大家一起在工作崗位上持續創新吧!(1295 字)
- 大前研一, 創新者的思考:看見生意與創意的源頭, 商周出版(2006年3月).
-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nov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