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技術衡量指標與技術雷達圖

瀏覽次數:3706|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avid 發表於 2008年8月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企業或組織在衡量要或不要發展某一項技術,或是應如何取得該技術,在創新經濟時代是一項重要評估工作。特別是以技術或專利競爭為核心之ICT與高科技產業。要衡量技術就需要有衡量尺度,在科技管理(Technology Management)上即是所謂的衡量指標(Indicators)。

《Technology Portfolio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actical Concepts and Tools》是余序江教授(Oliver Yu)所撰寫專書關於技術選擇與評估,書中針對如何進行技術衡量評估所提出指標系統。

根據余教授分類,提出技術衡量指標的六大構面,分別說明如下:

1. 策略重要性(Strategic Importance):該技術對於企業維持競爭優勢之重要性。
2. 商品化價值(Commercial Value):技術發展成功所帶來之經濟價值。
3. 商品化時程(Commercial Timing):市場願意接受該技術之時間點。
4. 風險(Risks):技術發展風險或商品化風險。
5. 技術定位(Current Position):相對於競爭者,公司在此技術上能力與優勢。
6. 技術可獲得性(Technology Availability):由外部取得該商品化技術可能性。

根據該六大構面,細部規格或指標說明如下:

1. 策略重要性(Strategic Importance):重要性判斷依據。市場佔有率、產品差異化、成本與滲透市場速度。
2. 商品化價值(Commercial Value):價值判斷依據。NPV、ROI、額外營收之利潤與其他財物指標。
3. 商品化時程(Commercial Timing):估計商品化時間,以日曆年計。
4. 風險(Risks):內部能量與外部資源的不確定性。包括技術開發風險與商品化風險。
5. 技術定位(Current Position):與競爭者比較起來,過去經驗,已有專利與現在能量之差異。
6. 技術可獲得性(Technology Availability):願意提供授權或技轉單位。

根據上述六大構面與細部和衡量指標,可將不同構面分成三級標準(高、中、低),如表一所示。進一步說明,表中所列出:商品化價值、商品化時間與失敗機率均應由企業自己定義,並與每一企業營運模式、能量與策略息息相關。

表一、技術衡量指標

衡量標準Rating Measure

策略重要性(Strategic Importance)

商品化價值(Commercial Value)

商品化時程(Commercial Timing)

風險(Risks)Probability

技術定位(Current Position)

技術可獲得性(Technology Availability)

高(High)

Major, broad

> $500 Million

0-2 years

< 10 %

World leader

Readily

中(Medium)

Significant in some key segments

$50-500 Million

3-7 years

10-30%

Major follower

Limited

低(Low)

Minor or isolated

<$50 Million

> 7 years

>30%

Not competitive

None

Source: Oliver Yu,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2008/04。

有了技術衡量指標後,下一步即是建立技術雷達圖進行不同方案比較與評估。所謂技術雷達圖即是上述六大構面所組成之綜合指標,如圖一所示。需要說明,技術雷達圖除用於現階段不同技術項目之評估外,也可用於技術規劃過程,例如最合適之技術雷達應為何,方能達成組織目標等。

技術衡量指標與技術雷達圖製作是進行一技術評估重要課題,余序江教授多年經驗所累積之技術衡量指標與技術雷達圖,提供企業與研究機構一入門評估模式,如何在此基礎上進行本身技術組合規劃(Technology Portfolio Planning)並進行技術選擇為另一重要課題。以後,我們再進一步討論主題。(1164字;圖1;表1)

圖一、技術雷達圖

參考資料:

Oliver Yu (2006),Technology Portfolio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actical Concepts and Tools,2006。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