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2005年台灣DRAM廠商投資不手軟

瀏覽次數:537|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Carlos 發表於 2005年1月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2004年台灣四大DRAM廠商,包含南科、力晶、茂德與華亞總資本支出高達25.34億美元(以31.97匯率算出).到了2005年除了南亞資本支出不變之外,其三大廠商都呈現不同程度的成長,因此總資本支出更是高達33.15億美元,比起2004年足足成長了30.8%.

表一 2004至2005年台灣DRAM廠商資本支出預估 (單位:百萬美元)

廠商

2004

2005

力晶

840

1,252

華亞

876

1,002

茂德

560

801

南科

260

260

Total

2,534

3,315

Source: 各公司,Digitimes,2004年12月

雖然現今不同研究機構甚至投資法人都預估2005年半導體產業景氣將不如2004年甚至呈現衰退的景況,但是台灣DRAM廠商為了維持12吋晶圓廠的產能,以免被三星、美光、海利士與爾必達拋在腦後,其卯足了勁擴大編列預算.

隨著DRAM製程演進至0.11微米,甚至90奈米,產品規格也漸漸由DDR提升至DDR 2,因此進入2005年之後,如果DRAM廠商沒有12吋廠,則勢必成為淘汰的一員.就在這個產業趨勢之下,台灣DRAM廠為保持低成本優勢,在投資上都見不手軟,力晶、茂德與華亞2005年都有12吋廠的擴廠計畫,資本支出預算皆大幅加碼,分別為12.52億美元、8.01億美元與10.02億美元,惟南科本身只需要負責2座8吋廠的維修工作,因此2005年資本支出維持平盤甚至將會減少。2004年資本支出8.76億美元的華亞,12吋廠已於2004年開始營運,單月產能也達2.4萬片.2005年為了將單月產能將從2.4萬片提升至4.8萬片,所需要的資本支出10.02億美元。

力晶2004年資本支出8.4億美元,主要用於第一座12吋廠的產能擴充,目前單月產能已由年初1萬片拉升至4.5萬片,因此2005年資本支出預算的75%會使用在第二座12吋廠上,目前單月產能是4萬片,2005年4月時將把機器搬進以進行試產.

茂德2004年資本支出5.6億美元,主要用於購入目前12吋廠的機器設備,目前單月最大產能2萬片.而其2005年主要重心會放在中科的12吋廠上,單月產能目標5千片,估計2005年資本支出預算8.1億美元。

南科2004年的資本支出就是將8吋廠技術提升至0.11微米,進入2005年的資本支出,則是以維修8吋廠為主.(750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