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電子公司在2005年4月中宣布全球第一個生產符合EPCglobal超高頻(UHF)第一級第二代標準的RFID晶片產品UCODE EPC G2出爐.為因應愈來愈多大型零售商以及包含美國國防部在內許多組織機構的需求,全球各地的消費性商品廠商以及其他供應商,正積極在其供應鏈中引進RFID技術.而RFID第二代標準的晶片更是廠商認為,在供應鏈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關鍵技術.
表一 飛利浦第一級第二代UHF的RFID晶片特質 |
- 介面完全相容於UHF EPC G2標準
- 長距離解決方案(美國可達7公尺, 歐洲可達6.6公尺)
- 適用於UHF RFID
- 最快forward速度為40~160 kbps,而最快return速度為40~640 kbps
- 多標籤運作(歐洲每秒600個標籤,美國每秒1600個標籤)
- 512位元的記憶體,包含96位元,32位元標籤ID,128位元可程式化使用者記憶體,32位元存取密碼,32位元刪除密碼
- 在UCODE HSL與UCODE EPC 1.19下,也是執行在相同的硬體基礎建設
|
Source : Philips,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本室整理, 2005年5月 |
一般晶片廠商都認為,只要隨著第一級第二代產品陸續問世之後,同樣由EPCglobal所制定前一代的第零級和第一級第一代超高頻技術方案將可望漸漸被取代之.
UCODE EPC G2為96位元的EPC配備了一次性的可編程記憶體,可處理所有的控制指令,同時提供在EPCglobal第一級第二代標準中規範的非必要指令的選用功能.
飛利浦半導體不僅是RFID晶片供應商,更在2005年3月份宣佈其半導體部門的亞洲供應鏈成功導入RFID技術,以實際驗證RFID技術應用在供應鏈管理上之效率。其將RFID技術導入台灣高雄製造廠及香港的亞太區配銷中心之間的貨物往來控管,即是在晶圓套及包裝紙箱上加上標籤及追蹤裝置,如此可改善生產及配銷供應鏈的作業流程。
未來飛利浦也計劃將位於歐洲及美國的五個半導體製造商及三個配銷中心,都納入RFID的導入範圍。
另外,飛利浦、諾基亞與索尼於2005年3月共同成立NFC聯盟,此聯盟將利用RFID及互連技術,發展NFC智慧型手機或消費性電子設備,如此消費者可以快速存取資訊、進行交易付款、或將各種票券儲存在隨身的手機中.(823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