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EPC首個RFID技術標準問世 同時面臨專利權金問題

瀏覽次數:2320|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張小玫 發表於 2004年8月1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2004年將是無線射頻辨識(RFID)技術關鍵性的一年,在眾所矚目下無線電頻識別(RFID)標準組織「EPCglobal Inc.」於2004年6月15日發佈全球第一個RFID標準的制定工作。希望此舉能夠加速企業對RFID的普及速度,同時改善當前的供應鏈運作。

目前EPCglobal完成 class0 和 class1 技術標準: 對標籤的型號、工作頻率,以及如何使用標籤等具體問題進行了詳細定義。 據EPCglobal公司介紹,RFID標籤內置一款RFID晶片和微型天線,當標籤靠近RFID讀卡器時,存儲在晶片中的商品信息就會自動傳輸到控制系統中。因此,RFID技術可以提高企業效率和供應鏈的透明度。

目前EPC Tag所規範的五個class

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也是EPCglobal的成員之一,已經開始採用RFID新的標準,並且計劃於 2005年1月開始將該技術普及到其前100家供應商,要求在包裝箱和貨盤RFID標籤上攜帶EPC編碼。到2006年1月沃爾瑪會要求其餘200名供應商開始在包裝箱和貨盤上應用EPC標籤。

儘管如此,RFID的普及還要受到眾多因素的限制,例如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以及購買和測試RFID系統的所需的高額費用等。儘管新標準尚未克服限制FRID普及的所有問題,但必將向前跨出了一大步,這是全球第一個正式的RFID標準,相信許多業者將相繼採用該標準。

EPCglobal是由EAN和UCC組織聯合成立,其主要職責是在全球範圍內的各行業中推動和發展EPC網絡。EPCglobal是一個中立的、非贏利性標準化組織,其繼承了EAN.UCC與產業界近30年的成功合作傳統,並且通過發展和管理EPC網絡標準來提高供應鏈上貿易項目信息的可見性,以此來提高全球供應鏈的運作效率。

目前, EPCglobal將繼續下一代EPCglobal標籤標準──UHF Gen2研究制定。

專利費和官司 會影響RFID產業前景?

2004-June-24日EPCglobal UHF Gen2標籤標準的提案終於取得「Global」和「Freedom」工作組一致共識,但是,對於Intermec控訴Matrics對其空中接口(air-interface)專利侵權,向Matrics要求收取合理的專利費。使得UHF Gen2前景蒙上陰影,被認為是阻礙RFID推廣。 「Global」工作組 代表有: Intermec、飛利浦、德州儀器和其他10家廠商,「Freedom」工作組代表有: Alien Technology、 Atmel 和 Matrics。

Intermec表示,很快將宣佈一項專利授權計劃。這舉動讓RFID其它廠商感到意外和擔憂。一般認為,業界需要開放的基礎技術,允許更多供應商進入市場並以降低RFID標籤成本價格,方能迎合不斷上升的市場需求。

現在,一般的條形碼不到1美分,但是RFID的標籤,質量差的需要3-5美分,中等水平的需要5-10美分。但是就總體擁有成本來說,如果不考慮後台改造的話,IBM認為RFID的總體擁有成本要比條形碼低6%-10%。

對於中國市場來說,RFID的推廣跟沃爾瑪和中國製造中心的地位是密切相關的。EPCglobal表示,沃爾瑪70%的產品來自中國。很多中國的製造企業作為沃爾瑪的供應商,必須接受RFID的使用,配合沃爾瑪政策產品一定要貼上標籤。

RFID供應商與推廣

從應用上看,世界上最頂尖的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塔斯科(Tesco)、麥德龍(Metro)要求其供應商提供的商品必須有RFID標籤;在中間軟體開發廠商,有 : 微軟、甲骨文、Oracle、Sun等宣佈進軍RFID的軟件開發;在硬體設備供應廠商,有 : Alien、飛利浦、IBM等宣佈針對日益成熟的RFID晶片市場進行戰略聯盟;在技術標準方面,除EPCglobal Inc外,還有總部設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Auto-IDCenter和日本Ubiquitous ID Center也相繼提出獨立適用的RFID技術標準。

RFID 技術推廣單位 說明

EPCglobal Inc
  or
EPCglobal at China

EPCglobal是由EAN和UCC組織聯合成立,其主要職責是在全球範圍內的各行業中推動和發展EPC網絡。EPCglobal是一個中立的、非贏利性標準化組織,其繼承了EAN.UCC與產業界近30年的成功合作傳統,並且通過發展和管理EPC網絡標準來提高供應鏈上貿易項目信息的可見性,以此來提高全球供應鏈的運作效率。
Auto-IDCenter Lab at China Auto-ID中心于1999年成立于麻省理工大學,集中對EPC進行研究與開發。美國的MIT、英國的劍橋大學、日本的慶應大學、澳大利亞的阿德雷德大學、瑞士德聖加侖大學和中國的復旦大學等世界六所高校參與其中的工作。其中設在復旦大學的研發機構也稱“Auto-ID中國中心”。2003年9月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UCC和國際物品編碼協會EAN收購Auto-ID中心的EPC技術,並於11月1日成立EPC Global來管理和實施EPC的工作,目標是搭建一個可以自動識別任何地方、任何事物的開放性全球網路——“物聯網”。原Auto-ID中心於2003年11月1日更名為Auto-ID實驗室,為EPC Global提供技術支援。原“Auto-ID中國中心”相應地更名為“Auto-ID中國實驗室”。
Ubiquitous ID Center 日本Ubiquitous ID中心作為T-Engine論壇組織的一部份成立於2003年3月, 由352個公司組成,涉及電機、資訊技術和印刷業等多個領域 ,包括日本的主要電子廠商以及部份外國公司的當地分支機構和來自其他產業的參與者。T-Engine論壇的目的是基於東京大學教授Ken Sakamura提出的T-Engine架構,在無所不在的運算環境內為嵌入設備開發中心組件。 獲得日本總務省(MPHPT)支援該中心的工作,將其作為政府推動‘無所不在網路’策略的一部份。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商品條碼策進會-CAN (Article Numbering Association of R.O.C.) 於1986年申請加入國際條碼協會(EAN International),取得471為中華民國 之國家代號,並獲授權核發廠商代號及EAN system應用推廣。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ANCC即Article Numbering Center of China)是經國務院同意成立於1988年12月成立,1991年4月加入國際物品編碼協會(EAN International)。 大力推廣並發展EAN.UCC系統,盡快使標識系統與國際全面接軌。

日本Ubiquitous ID Center成立於2003年‘無所不在’ID中心 (Ubiquitous ID Center)已開始進行廣泛的現場測試,為自動識別技術打造實際上的標準。該中心已經批准三款符合其標準規格的晶片作為首批識別標籤。

目前Ubiquitous ID Center所批准三款識別標籤
級別 晶片名 供應商
Class 1 μ-Chip 日立公司
Class 2 T-Junction 凸版印刷
Class 3 eTRON/16-AE45X Renesas Technology公司、YRP網路實驗室以及東京大學
Ubiquitous ID中心將其標準ID標籤分為9級:Class 0為光學、可視ID標籤,如條形碼;Class 1和Class 2為RFID標籤;Class 3和Class 4針對智慧卡標籤;Class 5和Class 6為主動晶片標籤;Class 7針對安全盒(security box);Class 8級針對安全伺服器。

我國RFID發展

成立「經濟部技術處無線通訊推動辦公室」

有鑑於RFID發展的重要性,經濟部多年來積極地推動我國無線通訊產業之發展,並於民國九十年三月成立「經濟部技術處無線通訊推動辦公室」,在國家產業政策支持下,藉由無線通訊推動辦公室之運作,有效整合國內資源、結合各廠商之競爭優勢,促成國內產業界形成研發聯盟;同時積極推動國內外企業在台設立研發中心,促成與國際無線通訊大廠技術合作,以厚植國內產業之研發實力。此外,無線通訊推動辦公室亦協助技術處在通訊、電子、資訊、光電及半導體等領域之相關科專業務的推動工作。

成立「RFID研發及產業應用聯盟」
工研院系統中心於2004年3月17日舉辦「RFID研發及產業應用聯盟」成立大會,擬結合產、官、學、研等同業與異業之力量,強化國內RFID相關產品設計、開發、量產及系統應用的能力,以共同促進台灣RFID產業商機及其國際領導地位。共計有66家廠商加入,聯盟下設6個專業群,分別以慶康、大同、光寶、特力、精業及工研院等單位為主導,各自專注於不同專業領域的開發。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