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Suppli研究顯示,全球受金融風暴影響,其下調對2008和2009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的預期,從原本的9,900萬台與1.24億台下調至9,338.5萬台與1.126億台。
|
|
iSuppli認為2008和2009年液晶電視出貨量即使不如預期,但是因為液晶電視仍處於成長期,加上全球各地都往數位電視時代邁進,仍將分別成長18.9%和20.5%。
表一、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預估
單位:千台
|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出貨量
|
78,530
|
93,385
|
112,568
|
139,213
|
166,376
|
185,844
|
Source :iSuppli,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08年11月
iSuppli認為全球經濟的向下趨勢,已經使得各國的國內生產毛率下滑,而且進入通貨緊縮的時代,都讓液晶電視承受不少壓力。畢竟,原本計畫購買液晶電視的家庭開始盤算如何更有效的花錢。市場人士認為即使液晶電視出貨量影響不大,而其對於銷售額的影響卻是更大。
一方面,液晶電視廠商為了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勢必以大量的降價來吸引,這就影響各個廠商的營收與毛利。另外一方面,消費者即使面對不得不買的情況,也可能退而求其次的買較小尺寸的液晶電視,這也會影響廠商的營收與毛利。
所以液晶電視廠商將面對一場不降價就賣不好的經濟景況。
此外,二線液晶電視廠商也將面臨淘汰的風險。因為一線液晶品牌大廠為了追求出貨量而採取大幅度降價的策略下,將拉近與二線廠商的產品價格。二線廠商為了維持一定的價差,又不得不降價,可是如此的降價幅度可能侵蝕了其剩餘的毛利,所以對其生存有更大的壓力。
iSuppli認為2009年是不是能達到1.126億台的出貨水準,仍要看2009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復甦的情況。一旦到了那個時間點,經濟復甦的情況不佳,則2009年液晶電視出貨量仍有下修的風險。
這對於液晶面板廠商來說,壓力就更大了。畢竟,2009年液晶面板供給過剩的風險尚未清除,所以只能期待經濟復甦的週期不要拉大長了。不然,液晶電視的2009年也不見得是一個好年。(75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