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調查顯示,2008年第一季三星以13.9%的市場佔有率超越索尼的13.7%,成為北美液晶電視市場的龍頭。此外,根據另外一家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研究顯示,三星也以12.8%超越索尼的12.7%。
|
|
不過,無論是根據iSuppli或者是DisplaySearch的研究都可以發現,嚴格說起來2008年第一季北美液晶電視市場的前三名市場佔有率都相差不多,所以隨時可能在2008年第二季又產生不同的排名。
表一 2008年第一季北美液晶電視品牌排行 (單位:千台) |
廠商 |
1Q07
|
2Q07
|
3Q07
|
4Q07
|
1Q08
|
三星
|
11.8%
|
11.0%
|
12.8%
|
14.0%
|
13.9%
|
索尼
|
10.9%
|
6.1%
|
10.8%
|
13.5%
|
13.7%
|
Vizio
|
9.1%
|
14.0%
|
13.0%
|
12.3%
|
13.5%
|
夏普
|
11.9%
|
10.0%
|
12.0%
|
9.4%
|
8.8%
|
樂金
|
6.3%
|
7.1%
|
7.0%
|
7.7%
|
8.3%
|
Polaroid
|
4.0%
|
8.7%
|
9.1%
|
9.3%
|
7.2%
|
其他
|
46.1%
|
43.2%
|
35.4%
|
33.8%
|
34.7%
|
總計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出貨量
|
3,787
|
4,332
|
5,581
|
7,963
|
5,575
|
Source : iSuppli,2008年5月 |
iSuppli認為在2008年第一季,這三家廠商都積極採取價格戰來吸引客戶。例如:2007年第二季與第三季時,Vizio以積極價格戰奪取到領先地位,2007年第四季與2008年第一季時,索尼與三星也不得不跟進,所以從2007年第二季開始,這三家廠商都採取了更為激進的價格戰策略。
三星除了價格戰之外,也開始進行所謂”差異化策略”。例如:三星開始採取TOC(Touch of Color)概念,強化液晶電視框架設計與影像品質。至於,索尼與Vizio則以降低價格積極搶進市場。
目前三星主導的是21至24吋機種,索尼則主導40至41吋、45至46吋與50至54吋等三個機種,Vizio則主導25至29吋、30至34吋、35至39吋與47至49吋等領域。
也由於這三家廠商的價格戰,使得夏普與飛利浦的液晶電視銷售量都相繼受到影響。其中,夏普的市場佔有率於2008年第一季跌至8.8%的,將於2008年與樂金競爭第四名寶座。
至於飛利浦則宣佈退出北美市場,並將其品牌『Philips』授權給船井公司。根據雙方協議, 船井將在2008年 9月取得 Philips 和Magnavox的品牌,並開始銷售相關品牌產品。而船井將根據銷售情況,支付飛利浦品牌授權費用。(743字)
--------------------------------------------------------------------------------------------------------------------------------------------